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57|回复: 16

包头晋商:乔贵发与“复盛公”,祁县藉,乔家大院的奠基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0 10: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微信截图_20211230101418.png


山西省祁县有个乔姓大户,是前清及民国期间山西省封建性的商业资本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家。在其极盛的时候,国内各通都大邑、特别是北方各大中城镇,几乎到处都有他家开设的商号。由于他家发迹于包头的"复盛公"商号,后来陆续开设的字号也都冠以"复"字,所以人们便把山西祁县乔姓的商号店铺,统称之为"复字号"。

第一部分   复字号沿革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是过去包头人常说的一句老话,说的是复盛公创业的年代比包头的城池还要早得多。

清代乾隆初年,右卫将军改为绥远将军,所领八旗官兵由右玉移居到了绥远城。为了支应驻防军队的粮秣,把土默特旗的广大牧场大量开垦耕种,农业逐渐发展,内地到口外来种地和经商的人也日益增多了。包头东河区的西脑包,那时候既是东西交通要道,又是蒙汉交易的一个聚集点,落户定居的各业人口便与日增加。

山西省祁县乔家堡一乔姓者,同徐沟县大常镇的一秦姓者,自幼就很要好,结为异姓兄弟。约在乾隆元年左右,相偕来到萨拉齐厅老官营村,在合成当铺当了十来年店佣,稍有积蓄,便转移到包头西脑包。始而开设草料,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后又进一步兼营首饰楼(做银活),其时并没有正式字号。只是由于他们俩人同心协力,省吃俭用,待人接物态度好,因之买卖颇为发达。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买卖哪能一帆风顺,诸事遂心的呢?

乔、秦二人中途遇阻,一度亏损得几乎要垮,乔回到老家种地,留下秦在包头看守铺底,维持营业。乾隆二十年是个丰收年,粮价低落,黄豆价格尤疲。老秦趁机购存了大量黄豆,以为磨豆腐、生豆芽作准备。不想第二年,黄豆竟成了缺货,价钱节节高涨。老秦把购存的黄豆抛出大半,获利颇丰,不仅买卖已有转机,且可有进一步之作为。老秦亲自回祁县接老乔到包头,正式开设了"广盛公"字号。

这时的西脑包,已经不再是包头惟一的商贾辐辏之区了。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今东河区转龙藏以西至东门里一带,乔、秦二人度测形势,遂迁移到东前街(今解放路)川行店处,开设广盛公店,兼营经纪、客栈、货栈。

由于经营努力,获利甚厚,数年间竟在东门大街路北购得地皮数亩,新修起一处房舍众多的大房院。他们便结束了原广盛公店,新开了广盛公号,聘顾经理人员主持。新号经营范围,上至绸缎布匹,下至蔬菜杂货,应有尽有;主要业务则是油、酒、米、面,兼及粮盘、钱盘等投机买卖。有时还贩买马匹到河南一带出售。这时的乔、秦二人,便成了坐享其成的小财东,回到故乡去了。

广盛公的生意本来是兴隆的,奈因吃惯了投机倒把的甜头,有时反尝了苦头。某年因大做"买树稍"的投机买卖①,时运不巧,亏欠甚多,几乎倒闭。幸赖当时地方上有好多的"相与" ②及同业热情支持,议定准将其所欠债务缓期三年归还,使其有个喘息复苏的机会。到了三年头上,一经结账,不惟还清了全部债务,而且赚钱甚多,东伙批红不少。东伙在欢庆之余,认定这是复兴基业的起点,一致主张改组字号为"复盛公",其时在嘉庆年间。

直到公元一九五一年复字号结束时,曾发现有"广盛公"乾隆二十二年的账簿和"复盛公"嘉庆年间的账簿。



"复盛公",是由乔姓以"在中堂"、"大吉堂"、"进修堂"、"德兴堂"的名义,秦姓以"三余堂"的名义,共投资白银三万两,就广盛公铺底改组而成的。业务仍以经营油、粮、米、面"六陈行"为主。

当时,包头赌风甚炽,宝棚尤多③。浪荡子弟堕入其中,今日突富,明日忽穷,因之典当衣物,借贷银钱,成了这些人赌资挹注④的门路。为适应社会的这种畸形需要,复盛公先后兼营起当铺⑤和估衣铺、钱铺业务。那时节,包头既无官署治理,又无管商事的行会组织,自由经营,获利倍蓰,资本越滚越厚,为乔、秦两家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资财越来越大,却能恪守勤俭传家的祖训,这是乔家的一个特点。到"在中堂"乔映霞持家时,于光绪末年给兄弟昆仲十一人各立斋名,互为勉励,即有"不泥古斋"、"不拘今斋"、"昨非今是斋"、"不得不勉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消斋"、"退思补过斋"等等。并且立下家规,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讨小老婆,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嫖妓,五不准酗酒,以持盈保泰,警惕奋发。秦家子弟恰恰相反,吃喝嫖赌,样样都贪,因挥霍无度,入不敷出,遂逐渐从号内抽出股金。秦家抽出的股分,则由乔家补进,及至最后复盛公十四个财股中只有秦家的一厘二毫五了。

复盛公买卖兴旺,三年一结账,按股分红,每股二、三千两不等。即按每股平均批红二千五百两计,乔家每账即可得三万四五千两银子。如此二十多年,自然根基巩固,信誉益彰。

为了扩大经营,追求更大的利润,乔家独立资本,又在包头增设了复盛全(于财神庙街西口路北)、复盛西(于瓦窑沟口路西),经营业务跟复盛公相同,各号都兼营当铺、估衣铺、钱铺、粮店、油房、面铺等业务。咸丰年间,复盛公又以包头"相与"李柜(李大、二、三柜)和白家("恒兴长"财东)抵债的南龙王庙一带田地二百八十亩,经营了复盛菜园,培植蔬菜,供应市面,每年获利亦不在少数。

同治末年和光绪初年,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等号的业务都是蒸蒸日上。复盛西在光绪二十年间,经杨成威掌柜建议,提资增办复盛协、复盛锦钱铺及复盛兴、复盛和粮店。营业没有多久,由于"买树稍"亏赔,经财东乔务(乔亮之子、乔映霞之父,其人善交际,常住北京"大德通",同清廷达官们往来密切)视察后,着令先后歇业。

专门经理粮食的复盛西店,原系"复盛西"出资所开的分店,并无独立的万金账。因为这个粮食店的伙友们克勤克俭,敢作敢为,账账赚钱,而老号复盛西反倒常有亏赔。所以,在民国十年,粮店"头儿"马荀向乔映霞股东鸣不平,提议另立万金账,独立经营。乔映霞采纳了这一建议,遂即提升马荀为独立后的复盛西粮店的掌柜。以后,马荀还当了复盛西的总领掌柜。



在包头街市上,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大号共有十几个门脸,四、五百职工,实力既大,门路又宽。加以财东乔姓信赖各号掌柜,他们做事都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分外显得气力足,能耐大,敢干肯干,敏于事功。

复字号浮存雄厚,周转零活。比如,当铺赎货进款,可以垫作菜园开支;秋季菜园进款又可作购买油粮之用,如此循环往复,互相支持,方便抽调,的确是其他商号无法与以相比的。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的公积金,都存在统事⑥德裕永堂名下,东伙不能擅自动用,遇有生意亏赔或其他紧急需款情况,才准支用。此外,还把德、裕、永三个字拆开,由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号各占一字,称之为复盛公德记、复盛全裕记、复盛西永记,以复盛公为总领导,做一些三号合作的投机买卖。

正由于复字号财力雄厚,号规严整,才得以根深叶茂,木固枝荣。自复盛公创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帝,直至民国二十六年,中间虽有几度时局不宁,社会动乱剧烈,但它一直是顺利生意。



道咸之间,包头商业日趋发达,人口日益增多,地面上的诉讼和行政治安等项,萨拉齐厅的同知不加过问,包头巡检职权又很有限,深感难于应付。因此,商人不得不自行组织维持市面的机构。复字号当时在各行各业中居于自然的领导地位,便率先联合各行业组织起"大行"。民国初年,"大行"改为"公行",后又改为商务会。大行"头领及其后的商务会长,较长时期都是由复字号各掌柜轮流充任的。

"大行"组织的建立,一面解决商民大小纠纷,一面处理巡查、弹压以至拘押人犯等治安事宜,俨然是包头镇的权力机构。复字号既然充任"大行"头领,"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又利用其地位和职权为自身谋取利益。他们通过"大行"操纵市场,直接间接搞些投机买卖,同时,也直接推动了包头商业的发展。

民国二年至五年(1913-1916年),包头绒毛生意急速发展,绒毛店勃兴,百货店林立,周转金需要量很大。复字号实力雄厚,凡认为可做"相与"的,便都给予财力支持,充分信用放款。这样,既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范围,也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

光绪末年至民国十年左右(1908-1921年),包头各殷实商号也跟其他地方一样,发行凭帖。凭帖同券币一样,以铜钱为单位,分一仟文和五百文两种(每千文铜钱约合银元一元三角)流通市面。虽然在发行时,须将准备金交由商会保管,但总是发行的多,收回的少,从中有利可取。复字号在包头殷实可靠,信用卓著,所以人们宁愿存放复字号的凭帖,作为储藏手段,而不愿意存储铜制钱(一九五三年复字号结束时,还有农民持他的凭帖来兑现)。



民国十年,托克托县河口镇的甘草码头转移到包头。民国十二年,京绥铁路修达包头,黄河航速益加发达,包头城成了更大的水陆码头。绒毛店、甘草店、旅蒙商、河路店、银钱业、油房、粮店、洋行等等,都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民国十四年全城进出口总值达二千多万元。

商业急剧发展,任何行业所需流通资金都较前大增。在这一活跃时期,支垫全城九行、十六社的用款,主要还是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号,信贷助长了商业发展,也增加了自身的高利贷的利润,复字号随着包头的发展更发展了。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所部国民军向西撤退,饷粮悉由包头商号筹垫。当时摊派极重,全市损失两千多万元,造成市面上现洋短缺,物资更缺,物价飞涨,银根⑦奇紧。仅此一劫,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家即损失粮食五万多石(每石以八元计,合现洋四十多万元)、现洋一百五十多万元,元气伤耗不小。自此之后,包头的复字号便由兴盛阶段开始走向衰落。

民国十六年至十八年间(1927年-1929年)包头皮毛生意很好,市面又趋向繁荣,各行各业逐渐恢复了元气。然复字号却远不比从前了。复盛全因人事不强,经营不善,亏赔甚巨,遂将面铺、粮店于民国二十二年歇业,钱铺于民国二十四年关闭,只留下当铺和估衣铺两个门脸。复盛西店因业务不佳,也于民国二十三年大事紧缩,撤销门脸,粮店业务归并于复盛西面铺。

一九三七年十月,包头被日寇侵占,西北商路基本断绝,市面萧条,商业普受摧残,复字号更受了致命打击。一九三八年,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三家的钱铺,被归并到"同和实业银行",当铺、估衣铺归并到"兴亚当",连同资金、货物、职工,一律移交伪组织接收。在这关头,复字号以造假账的办法,留下一笔钱。复盛公一家除当时分给伙友少量银钱外,把十五、六万银元埋在粮仓三丈多深的地窖里,足足维持了八年之久的全号职工生活。其余粮店、面铺、油房、菜园虽能照常营业,但由于财东拿定主意,从事收缩,各掌柜也只好从命。

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各钱铺纷纷申请复业,惟独复字号却步不前,东伙双方都无意再事经营。多数职工相继离号,另组商号者有之,转入其他行业者有之,复字号已名存而实亡了。

一九五O年解放初期,表面上看,好像乔财东对人民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十六个字的经济政策不明瞭,不愿意认真经营店号,其实他早明白共产党是不会让资本家长期剥削牟利的,资本家的帽子戴不得。所以,数次派人前来绥远清理结束。

同年冬季,其所派代表乔铁民、乔子珍等人,在包头把油房、面铺以廉价让给职工接办,把大部分房产作价售给国家,少部分房产则分赠给各号执事,掌柜居住。房产售价按股批分,铺底售价则全部折成五福布分给职工,多者得三、五十匹,少者如徒工、厨师都分得十匹、八匹不等。复盛菜园土地,也平均分给当时在号职工。乔财东宣布与复字号从此脱离关系,未了事宜,复盛公交由乔晋德掌柜、罗文昌大先生,复盛全交由郭守经掌柜,复盛西交由郭振庆、贾广元两掌柜,复盛西面铺交由程仁、贾广元两位掌柜分别清理。一九五一年停止营业,一九五二年开始遣散职工,至一九五三年春,才把开设了二百多年的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结束完毕。



除了上述复字各号以外,光绪初年,乔财东以“在中堂”名义独资在包头还开设通和店粮行带面铺一座(资本五万两,另有副本五万两);光绪末年又在包头开设广顺恒钱铺一座(资本五万两,另有副本五万两)。虽不属于复字各号范围,但遇事互相支援,有利于彼此发展。

光绪初年,乔财东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开设通顺南北两店,南店经营百货,北店经营绒毛皮张;又设有大德店、德兴店粮行生意,德兴长面铺,法中庸钱铺,资本都很雄厚,与包头之复字号遥相呼应,互为声援。一般人把归化城这些商号也统称为复字号。

乔财东在山西祁县设立的大德通票号,在太原设立的晋泉源钱庄,在包头也都有庄口,给复字各号的汇兑和周转,也有不少的方便和支持。

第二部分    规章制度与经营方法

复字号的规章制度除同于一般商号者外,还有它的特点。

(一)人事制度与工资福利

学徒进号必须由殷实销保荐举,三年内膳宿由号供应,衣服零用由铺保(谓之上司)支垫。如系贫家子弟,则还由商号供给衣服、被褥等物。满三年后,才发给劳金(工资),每月多者八两,少者六两,一次发给伙友劳金二、三十两不等。学徒满三年得回家探亲,假期半年。不准备录用的,在此期间即通知其"上司"转告本人不必再来,令其及早另图别业,免误青春。

顶身股的掌柜和伙友,每年每厘身股可暂支三十两,谓之"应支",待结账时由批红内扣除。

号内职工由掌柜起,都是三年回家一次,叫做班期。住家半年。往返旅杂费由号内供给,并预支一年的应支或劳金。如遇婚嫁丧葬等事,视情况还可以预借或给以补助。

财主和掌柜都是祁县人。因此,为了用人知根知底,一切可靠,各号职工中祁县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九,太谷、文水县人有不多几个,他县人没有。用人则按优劣分配,一等的派到钱铺,二等的派到当铺,三等的到估衣铺,再者就派到油房、粮店等,量其所长,各得其所。

号内职工连掌柜在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住包,也不准嫖妓和纳妾。所有职工一概不准听戏、赌博、吸大烟、吃馆子。顶身股的执事人员,如遇必要应酬,得经过坐柜大先生许可方可看戏、下馆子。

信赏必罚。职工做事出色,立刻破格提升,到账期并加顶身股。号内人伙按地位和身股大小层层节制。如不循规蹈矩,则按错误程度加以惩罚,但除对身股掌柜违章犯则可以随时降股停职外,对其余店伙,倘无特殊缘故,不到账期不得解雇。只有到账期,方可或开除,或抹身股,或减其劳金。开除学徒或职工时,得通知其上司领走。开除掌柜时,则请其上司来号谈妥,缮具辞退书离号。

当家掌柜必须由顶身股一分者担任。当家掌柜并不亲自执管号事,只负责处理决定重大事件。执班掌柜限顶身股五厘以上者担任,遴选之后,得经当家掌柜带到祁县见过乔财东,获准后才能执掌号事。

号内账务、财务,由坐银柜的"大先生"(会计主任)掌管;外部往来交易,由跑街的"头儿"(营业主任)掌管。"大先生"和"头儿"是号中的主要骨干。顶生意(即店员获得顶身股分的),快者得九年、十年,一般得进号十二年始能顶生意,甚至有二十年才顶生意者。

三年一结账。每一分生意,不论财股身股,经常可分两三千两银子。盈利再多了,也不过多分红,少了也不降低分红,以保持经常均衡稳定的状态,免得伙友们钱多了想另作别图,钱少了又想离号高就。这种办法使伙友们能够长期安于本号工作,不致发生过大的人事变动而影响了营业。批分之外的盈余,便公积起来,作为"厚成",以备特殊之用。

每到账期,正月结算竣事,二月由当家掌柜带上"清查"册子(即将外欠、欠外等账及存货、财产等决算账册清抄出来,以备稽核审查的册子),回到祁县向乔财东交待,顺便在自己家里住上半年多,腊月返包之后,才拨付红利。如果当家掌柜住家达一年之久还不回号,大家都要受到不利的影响,顶身股者提不了股级,职工也分不了红利,一律都得拖延一年。而无论财股和身股,倘无特殊缘故,不到账期一律不得提取应分红利。

掌柜在号内职权很大。如无特别情况,财东平时不得干涉号事,买卖赔赚,到结账期,当家掌柜向财东交待"清查"时,财东才能按生意情况发表原则性意见。民国十三年,财东乔映霞拟在归化、包头一带经销英美烟草公司纸烟,由祁县汇来二十五万元,着复盛公出名承办,伙友多数认为有利可图,惟独当家掌柜马公甫坚决反对,也只好作罢。掌柜去世以后,凡生前在号上顶身股一分以上者,可享受三账的应支红利(即同生前一样地享受暂支及按股分红),三账以后取消权利。身股不满一分者,可享受两账应支红利,作为抚恤。

号内伙食分大灶、小灶,每饭开小灶一桌,限于顶身股五厘以上者吃,主副食相当讲究。顶身股五厘以下者和徒工一样,均吃大灶,主食粗粮占百分之六十,细粮占百分之四十,每逢初一、十五加添酒菜,以示犒劳。

(二)经营业务的方式方法

复字号经营业务的方式方法,和其余商号大体上一致,但因其资力雄厚,营业范围广,连号又多,所以也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一是现金准备充足,谨慎从事。无论在那个店铺,平时都有相当的现金储备,以备应用。例如复盛公钱铺平时至少有三、五万元现金存在银柜里,防备凭帖挤兑和存户提现,准备遇到珍贵财物来质典时有款收进,还得准备来往较厚的"相与"商号遇有紧急需用大宗款项时得以及时协助。有时,地面上临时紧急需款,也得马上予以垫付。因为它现金准备充足,做起买卖也就气盛胆壮,既能博得实力充足、信用卓著的声誉,又能使人乐与往来,把买卖送上门来。辛亥革命后,做事更为谨慎,经常审时度势,稳步前进,因此亏赔事件很少。

二是人弃我取,薄利多做。它做买卖并不完全随波逐流,附和别人,而是经常深人研究,看得长远。往往是别人不那么重视的,它却锐意经营,因而常能出奇制胜。对利润不贪高而图多,看起来微薄,实际上反而丰厚,因此风险小,收获大。

三是注重信誉,不辱招牌。复字号做买卖讲究脚踏实地,注重本店信誉,宁可赔钱也不做玷污招牌的勾当。一次复盛油房运了大批胡麻油到山西销售,经手职工为图谋厚利、油中掺假,事为掌柜察觉,立饬另行换装。虽然说暂时受了些许损失,实际等于花了一笔广告费。从此信誉日益昭著,近悦远来。

四是小忍小让,不为已甚。包头各行各业常有向复字号贷款做投机买卖的。这种生意赔赚无常,遇到亏赔过巨,便不能按期偿还,辄以破产还债的办法了事,最坑人不过了。复字号放账多,这样的事自然也遇到不少。可是从来对方怎样还,它就怎样收,一向不做计较争论的。它的复盛菜园二百八十亩土地和市面上一千多间铺产,都是从破产还债户那里收回来的,很少为了债务纠纷而成了诉讼。它懂得忍让的好处,遇事总是适可而止。市面上有嘲笑祁县人为"糊涂海者",据说与此有关。

五是对待"相与",慎始慎终。它共"相与"极其慎重,不乱交往。只有经过一再了解之后,认为可以与之共事,才与之银钱来往,否则便婉言谢绝。但既经来往,没有极特殊情况,总是竭力维持关系,明知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万一对方倒闭成了呆账,也听任之,当作教训而已。民国十一年包头双盛公、双盛茂的财东杨老五欠复盛全白银六万两,无法偿还。杨老五给乔映霞财东磕了一个头,就算了事。大顺公绒毛店欠复盛公现洋一千元,还了一把斧头、一个箩筐即算了结。二宝庆欠复盛西白银八千两,一分未还,也算了结。广义恒绒毛店借复盛西五万元,仅以数千元的房地产抵偿了事。因此一些商号、市民每以能与复字号来往为荣。

它所以能这样做的指导思想,一则是认为买卖家银钱往来又不是皇粮国课,动不动就跟人家打官司,以后有谁还敢和你来往;二则是"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宁教把便宜让给商人,不教好银子花在衙门,舍钱要买个厚道,不能舍钱买个厉害。

连号亏赔歇业时,财东总是派人来清理,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但都须同场核对账目,以防掌柜们做假捣鬼。它这样处理歇业字号的指导思想,是懂得任何买卖倒闭清理,"只有九十九,没有一百一",放账的人哪有不吃亏的道理,与其被动地三折五扣,得不了几个,不如主动地听其自便,反落个仁义大方。况且它连号林立,骗了这家,骗不了那家,除非你离开市面,总要想法子维持复字号这个"相与"的。事实上也是,街面上遇有这种情况,家家都是先偿还复字号的借贷。

第三部分    在同行之间的斗争

复字号做买卖向来是稳扎稳打的,可有时为了厚利也敢大胆做投机的粮油、银钱虎盘,对同行业的钱庄大搞无情的争夺。有这样几件事,足以说明一斑。

光绪五年左右,财东乔务来包头视察号事,看到油粮虎盘可做,便授意复字号在胡麻油盘子上尽量买进。与之争斗的对方是归化城大盛魁支持下的大益魁。斗得大益魁受不了,便向萨拉齐厅告状,控告乔务做油粮霸盘。乔务不得已骑着他的沙力兔骏马,经托县渡河躲回祁县。后来复字号把这批胡麻油经黄河航运到山西出售,大赚其财。

民国十二年,京绥铁路通车到包,外埠银钱业争先来包设庄。包头镇的银钱现金老是外流,市面现金缺乏,造成拨现不兑现的局面,币值不稳定,各钱庄多做银子制钱盘子,争牟暴利。广生店掌柜胡振业,跟住在该店的归化城通盛远钱铺包庄老板刘仲华及其掌柜邢克让争做银钱盘子。最初做得不大,每次不过万数八千两银子,后来越做越大,彼此斗法赌气,半年功夫,就做到每笔十几万两银子的数额,致使银价日涨,由每两一吊六七百文制钱,上涨到两吊五六。为此,通盛远由张家口、大同、归化城购买大批制钱到包头,几占上风。复字号为了巩固其在包头镇的统治地位,便由复盛公的武祝三、广顺恒的张采臣出面给广生店以支持。当时广生店银价空虚,他们便由天津火速调进银元四十万到包,即刻银价陡疲,按期过付,占了上风。但同时也积存下大批制钱、铜元,必须外运出售。邢克让,当时既是归化城商会会长,又是都统府的筹饷局长,半商半官。为了出这口气,邢克让就勾结绥远警务处长余鼎铭,借口防止金融紊乱,布告禁止制钱和铜元出境,违者惩处。这样就使得广生店堆集的制钱和铜元成了一池死水。虽然胡振业能屈能伸,请邢克让活动解除禁令,但邢、余反进一步严格限制,逼得广生店只好忍痛就地出售,大赔其钱,复字号也连带受了些损失。

民国二十三年,负有盛名的太原晋兴钱庄要在包头设庄。经理刘仁山年轻气浮,招致同业不满。开张前夕,复盛公代表孙焕基、广顺恒代表贾子美向刘仁山提出,要他在开张之前把资金账务手续同原包庄交割清楚,俾同业了解究竟。晋兴钱庄事前没有准备这一手,届期不能开业,后来由太原总号派副理宋品三携带资金三万元来包,向复字号致意,才开张营业。

注释:

①农民春季忙于用钱,向商号借支银钱货物,以所众作的青苗庄稼做抵押,议定极低的价格,到田禾收获后,照数交粮,这种投机买卖晋绥一带叫"买树稍"。

②"相与",即相互往来甚密的主顾。

③宝棚,即赌场。

④挹(yi)注:语出《诗经•大雅•洞酌》云:"洞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以有余补不足的意思。

⑤当铺,旧日以收取动产作质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典当时,写明所质物品及抵押价款,价款一般为抵押品的五成以下,利率极高,过期不赎,抵押品没收,谓之"下架"。其下架衣服,则交估衣铺拍卖。

⑥山西商界术语:即商号内部的账务组织。

⑦银根,旧中国商业用语,指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情况。供大于需叫"银根松疲",供不应求叫做"银根紧哨"。

原载《山西省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作者:刘静山

摘自《包头史料荟要(第1辑)》1980年5月,标题为《"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山西祁县乔姓复字号的沿革》。黄翔(阴山小虫)整理于2021年12月

发表于 2021-12-30 10:20:06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发表于 2021-12-30 10:44:30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
坚持打卡,赞赞…………
发表于 2021-12-30 10:58:00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
发表于 2021-12-30 11:05:13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八月,是内蒙古草原最美丽的时节。
发表于 2021-12-30 11:17:48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在爱上包头总能学到新知识。
发表于 2021-12-30 12:03:27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爱上包头,我爱我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5-3 22:00 , Processed in 0.0469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