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74|回复: 21

包头史话:中受降城修筑前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0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包头史话.png

东突厥灭亡后,北方形势相对稳定,但其间也不时地发生一些战争。

包头及其邻近地区的战争

主要有三次战争,都发生在包头及其邻近地区。

一是,在漠北,原来隶属於突厥的回纥、拔野古等许多部落中,以薛延陀部最强大,东突厥灭亡后,诸部皆归顺於他。首领夷男被朝封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於郁督军山北独逻河(今蒙古土拉河)南,有军队二十万。唐太宗立突厥部阿史那思摩为俟利苾可汗,让其渡黄河在故定襄城(今和林县北)建牙。夷男很不满意唐的这一措施,便於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趁唐太宗到泰山封禅,派其子大度设举兵二十万南下漠南,攻阿史那思摩。太宗命兵部尚书李世勣将兵六万出朔州,还有四支军队与之配合。李世勣击败薛延陀兵,在白道川(今土默川)上紧紧追赶他,翻过大青山,在诺真水(今艾不盖河)上,两军再战,唐军斩首三千,捕获五万余人。薛延陀兵逃回漠北,时正值大雪,又冻死十分之七、八。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冬,薛延陀多弥可汗立,这时太宗正出征高丽,他认为时机已到,便又引兵南下漠南。唐朝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防守夏州之北。多弥踏冰过黄河(当是从今西山咀或昆都仑沟)南下,攻夏州,又大败而回。

第二年夏天,唐朝以李世勣为首,多道出师漠北,并与回纥、仆骨、同罗的兵共击多弥可汗,多弥被回纥所杀,敕勒诸部都遣使归降。后来回纥等十多部酋长都来京朝贺①。高宗时,突厥之地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率领各都督府和各州,任命他们的酋长为刺史、都督。

二是,公元679年(高宗调露元年)冬,驻牧在单于大都护府(今和林县北)的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叛乱,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大漠南北二十四州酋长皆起响应,有众数十万。唐军征讨,大败而回。北方地区皆震动了,东北的奚、契丹也配合行动,侵犯营州(今辽宁朝阳)。朝廷派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十八万,再加东西两路军,共三十多万人。战事先在单于府北进行,转战到黑山(今包头市昆都仑沟大青山),唐军大破突厥军,泥熟匐和奉职酋长被部下杀死,来献首级。其残余部众西退到狼山。

公元681年(开耀元年),突厥阿史那伏念在夏州又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傅部合兵反叛,北逃渡黄河,准备从昆都仑河北上到黑沙城(在今达茂旗境)。朝廷又以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曹怀舜、李文暕为副,出兵征讨。曹怀舜前往黑沙城,没有遇到敌人,回师途中与突厥兵相遇,於长城(指固阳县北色尔腾山长城)北交战,唐军大败。裴行俭纵反间计,温傅与伏念闹意见,裴又派何迦密、程务挺分两道袭击金牙山(伏念驻地,大约在达茂旗境)伏念执温傅投降,反叛平定②。

三是,颉利疏族骨笃禄和阿史德元珍,在公元682年(永淳元年)纠集残余部落,占据黑沙城(在今达茂旗境)又公开反叛,史称后突厥。后突厥入侵山西,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出兵进击,突厥问唐军大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不信,薛仁贵脱了盔甲,露了面,他们都大惊,下拜后遁走。薛仁贵击之,斩首一万,俘虏二万余人。骨笃禄、元珍又侵掠单于府、蔚州等地,丰州(今五原县南西土城子古城)都督崔智辩出兵到朝那山(今固阳县北色尔腾山)北作战,被虏。骨笃禄死,弟默啜自立为可汗,突厥更加强盛。默啜要求唐朝将安置在河曲六州③(大约在今内蒙中西部地区或山西北部)的突厥降人都归还给他,为此,他率领队伍寇掠缘边各郡县。东面到达妫、檀(河北怀来、密云等地),深入到赵、定(河北赵县、定县);又南下至陇右(今甘肃中北部、宁夏南部)掠取公家牧马万匹。上述两次战役中每次都虏掠一万多人而去。灵武军大总管沙叱忠义与突厥作战,大败,死亡三万多人,(一说六千余)。公元707年(神龙三年),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以防突厥④。

张仁愿与三受降城

张仁愿是唐朝著名将领,他接到任命,赶到灵武时,突厥兵已经撤走。当时朔方军管辖的范围,西从灵武(今宁夏灵武)开始,沿黄河南下,东到振武(即托克托县附近)。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河南河套内是朔方军,河北是突厥军。在今包头市沃陶窑子乡有一座拂云神祠。根据唐人吕温"三受降城碑铭并序"所说,拂云祠这个地方,在黄河的北岸,地形宽敞平坦,形势非常险要,为突厥所据,常伺机向我进犯。突厥每次入寇,都先派人到祠祭神求福,然后再牧马料兵渡河,突来之势,象似鲸口吞舟,猛虎猎食一样。当塞外秋天草枯之时,边民便非常恐惧;黄河冰封之际,军务便非常繁忙⑤。公元708年,默啜率部领兵马,进军新疆,袭击突骑娑葛。黄河以北空虚,张仁愿乘机北上,占领了大漠南,修筑了三座受降城。三城首尾相应,以杜绝突厥南侵的道路。朝廷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深入敌境筑城,恐怕劳人费功,最后还是被敌人占据。张仁愿再三坚持自已意见,中宗终于同意了他的方案⑥。

为了修筑这三座受降城,张仁愿把戍边到期的士兵留下来,帮助修筑城垣。有咸阳兵二百多人结队逃跑,被抓了回来,斩於城下。士兵们都惧怕了,全力投入筑城工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三座城建成了。中城在拂云堆寺(今包头市郊沃陶窑子古城),东城(在今托克托县东岗古城内),西城(在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库伦补隆村东)⑦,三城皆占据黄河河套津要之地。又在牛头朝那山(今色尔腾山中支)北,置烽侯千八百所(疑为一百八十所),向北拓地三百里,以左玉铃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戍诺真水(今艾不盖河)为逻卫。从此,朔方军下辖七个军府:经略军(灵武)、丰安军(乌拉特前旗西小召乡东土城古城)、定远军(今宁夏平罗县通伏堡)、西受降城、安北都护府(即中受降城)、振武军(今托克托县古城),连成一气,拱卫河套⑧。突厥不敢再南下掠夺,朔方地区安宁,朝廷每年减少了上亿钱的经费开支,又精减了数万镇兵。

所以三城修成以后,唐人称之为"皇唐之胜势"、"国家之强制"。唐朝在黄河上设六城水陆运使,专门负责后勤水陆转运事宜⑨。六城即东、中、西、丰安、定远、振武。玄宗天宝中(公元953年),安思顺(权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朔方兵马使)、又修筑天德军(在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侧),以之作为朔方军的根本。意思是,以中城、东城、连振武(此时已移至今和林县北土城子古城)为左翼;西城、丰州、连定远为右臂。南面控制党项族,北面控制漠北各族,这样天德军"左右钩要,居中处要"⑩。

640.jpeg

张仁愿在朔方任内所选用的官佐,如张敬忠、何鸾、寇毗、王易从、刘体微、柳彦昭、晁良贞等,都以干练著称,后来都被重用,人们称他有知人之明。他号令严明,将吏信服,安边抚师,赏罚适中。后人在受降城为他立祠,每逢出师,都前去祭祀他⑪。

张仁愿之后,继任朔方大总管的还有唐休璟、郭元振、王睃、解琬、薛纳等人。他们都是盛唐时期文武兼备的著名大臣,北方边境因此长期保持了安定和平。从张仁愿开始,便逐渐裁减兵员,原来朔方以及缘边各镇兵员共六十多万,后来先后裁减了二十多万人。据玄宗天宝年间统计,减到四十九万人。就是这样,朔方仍然是"天下劲兵"处。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朝就是依靠朔方军,才平定了叛乱。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都是朔方军将领⑫。

默啜晚年,昏聩残暴,虐待下人,各部埋怨,甚至突厥十姓的女婿高丽莫离支、高文简、(足夹)跌都督思太、妹婿火拨颉利发等都率部叛离了他,归顺唐朝,被安置在黄河以南。

公元716年(开元四年),默啜征讨九姓思结,九姓拔野古(驻今土拉河)。思结归顺了唐朝。默吸在回师途中,与拔野古残部相遇,仓猝不及防备,被杀死在柳林之中。默啜死,骨笃禄之子阙特勤纠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等,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是为毗伽可汗。毗伽可汗新立,唐朝力量强盛,他采取了不再扰边,和睦相处策略,北方安静了二十来年。唐朝在西受降城设马市,每年收卖战马达数万匹⒀。

王睃镇压突厥降户

后突厥政权建立之初,曾诱使一些归顺唐朝住在河曲的突厥部落,北逃。当时并州长史王睃发现这一情况,上报朝廷,主张将他们迁到地,否则到冬天冰冻封河时,必然叛逃。朝廷还没有回复,(足夹)跌部思太、阿悉烂等部果然逃走,朔方总管薛纳率兵追赶,王睃领并州兵马亦渡河追击。单于副都护张知运收缴了降户兵器,降户怒,虏张知运北逃,朔方军将军郭知运尾随追赶,在黑山呼延谷(今包头昆都仑沟),大破之,降户丢下甲仗逃走了。

公元720年(开元八年),散处中受降城附近的突厥(足夹)跌部落及仆固都督勺磨等,与后突厥毗伽可汗暗中勾结,约定里应外合,攻占中受降城,然后逃走。这时王睃已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睃气貌雄壮,人称有熊虎之状,御下严肃。他诱引勺磨和(足夹)跌部党羽等八百余人,到受降城宴会,伏兵尽杀之⑭。这一暴行传出后,激起了驻在大同军(今山西朔州市东)、横野军(今河北蔚县)等地的九姓同罗、拔野古各部的震惊,幸赖并州长史张说亲自到各部进行安抚,局势方才稳定下来。

以后住在北方的降胡,仍不断发生叛乱,有时还与安置在这里的党项连结,后来朔方军节度大使张说迁移河曲六州的残余五万余口,到今河南的许、汝、唐、邓、仙、予等州,河南朔方千里之地遂空⑮。十五年后,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又将突厥降户迁回朔方,置宥州(今鄂托克旗包乐浩饶水利古城),及延恩、怀德、归仁三县(三县在宥州及其南部)⑯。公元745年(玄宗天宝四年),后突厥最后一个可汗百眉可汗被杀。后突厥灭亡了。突厥人多数归附回纥,一部分西迁中亚,一部分南迁到灵武、丰州等地归降唐朝⒄。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唐将安北大都护府(负责管理漠北各部少数民族)由云中迁到中受降城。

资料来源:《包头史话》(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 编;主编:李绍钦),1994年7月。黄翔整理于2021年11月



来源:家乡的记忆

发表于 2021-11-11 09:17:19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感受历史,了解历史。
发表于 2021-11-11 12:55:48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在爱上包头总能学到新知识。
发表于 2021-11-11 19:58:38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5-31 02:41 , Processed in 0.0441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