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52|回复: 32

@包头人,速看!西口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1 15: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40.jpeg

走西口是华夏大地历史上人类三大迁徙之一,与闯关东,下南洋齐肩创下了移民史上的伟大壮举。尤为以走西口形成规模,造成影响,延续百年。打下了晋商500年辉煌的坚实基础,是一部最早的西部大开发的序曲,也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一曲赞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西口文化,成为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支奇葩,灿烂辉煌。

一、走西口的形成与发展

1、历史原因:明末清初,晋陕地区地窄人稠,太行,吕梁两大山区地挂悬崖高坡,基本上无地可种。再加上朝代更替,战事连年。更是由于水旱灾害,常常是饿殍遍野,尸骨抛荒。兵劫匪患使晋陕人民难以生存。清政府禁令森严,出口外以死罪论处。为了求生糊口,有大胆者偷渡黄河,暗闯虎口,舍妻弃子,到口外谋生。一路上翻山越岭,走沙漠过荒原,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不知死了多少人。也有成功者,被蒙古老乡救起,之后租了口外的地,春来秋回,成了“雁行者”。

“二姑舅捎来个信,
西口外好收成。”

一传十,十传百,走西口形成了人流,形成了潮流!

康熙亲征噶尔丹,亲眼看到了口外黄河冲积平原千里沃野,人口稀疏,适合移民,于是解了禁令,大批移民纷纷向口外走来,形成了走西口的移民大潮。

2、地理原因:内蒙古地区在未与东部合并之前,西部地区与山西、陕西、河北、甘、宁等地区为近邻。

640.jpeg

水路:河曲、保德、偏关等地,一过黄河便是鄂尔多斯。尤其是河区的西口古渡,沽水时期经娘娘滩凫水便可过河,之后有了小船摆渡就更加方便,大量的河、保、偏以及陕西神木、府谷等地移民,整建制地移过河向口外走来,主要在呼市、包头的萨、托二县及后山地区落脚。

旱路:祁县、太谷、平遥等地从旱路走来,经杀虎口,鄂尔多斯分散到呼包二市及其它地方落户。

河北、甘肃、宁夏的移民也从东到西来到口外。

所谓的“西口”是一个大的地理概念,是一个泛指。所谓的“口”,一般是指长城的“关口”而言,如喜峰口,独石口,古北口,南口,张家口以及杀虎口。也是一道当时政府严把的税关。当时的杀虎口税关小到只许一人一驴走过。

3、人文原因:大量移民在政府开禁之后,缓缓不断地从水路,旱路涌入口外。其中一是农民潮:口外海海漫漫的沃土良田使他们找到了生路,从春来秋往到落地生根。二是经商潮:山西、陕西及其它中原汉民族文化先于边疆地区的发展,也由于相互的需要,看到了商机。游牧民族大量的马牛羊驼,肉乳皮张,吸引着口里人的眼球;口里人生产生活资料及丝绸布匹,茶烟瓷器,无不是口外人所求。商品的交换,形成了集、市、城、廓。

蒙古民族的包容大气,宽阔胸怀,接纳了远方的来客,租地,给粮草,让他们在口外安家落户,经商兴业。

包头福徵寺大量收留了西口移民,给他们划地,分牲口,帮助他们安家。蒙古民族温暖的胸怀,抚平了西口人的伤痛,之后通婚通商,到现在蒙汉民族成了一家,根本分不出你我,走西口形成了一个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典范。

兵匪潮:商潮的形成,给了兵匪滋生的土壤。散兵逃兵,以及种种原因造成的落草为寇,成了西口路上的一大隐患。多少商贾驼队,大商小贩惨遭劫难,以致走西口人辛辛苦苦挣下的血汗钱也被洗劫一空,有家难回。

640.jpeg

应运而生的是镖局,票号,钱庄,店铺。从此口外形成了一个社会完整的雏形。

二、西口文化的形成

1、晋陕文化:晋陕基本属于中原地区,以汉文化为主,传承了五千余年。基础丰厚,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生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都十分丰富。

640.jpeg

2、蒙元文化:蒙古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异彩纷呈,与中原文化差异很大。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是游走式的生活。居住在蒙古包里,喝奶茶,吃手扒肉。逐水草而居,海阔天空,歌辽阔,舞奔放,无拘无束,自由地生活。

3、融合发展:西口移民大量迁入后,口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游牧民族开始定居下来,学习耕种农田,圈养牲畜。烧火做饭,打柴生灶。中原来的汉民族也学会牧羊养牛,熟皮子擀毡,骑马打猎,射箭打弓。

640.jpeg

两个以及回族其它多个民族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碰撞出无比灿烂,无限辉煌一种非蒙非汉,既蒙即汉的新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形式,我把它定为西口文化。

三、西口文化的历史意义

1、历史的必然:人类的迁徙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最适宜的生存地方。口里中原地区人口密集,晋陕地区处于山西,可耕地太少。好多地方都是囲土造田。但由于开发较早,生产力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娴熟。手工艺人工匠集中。

口外大面积土地落荒,天苍苍,野茫茫,无垠的草原及待开发的处女地比比皆是。游牧为生,没有农耕的概念及农业技术。

640.jpeg

口外地区政府方面负担过重,连年战火,自然灾害,苛捐杂税压得人们抬不起头来,民不聊生,难以自保。

三方面的原因在一个“开禁”条令下解决。大量西口移民沿长城各隘口,黄河各渡口,官府各关口纷纷奔向口外谋生,求财,落地生根。

2、西部大开发:西部特别是西北部,在明末清初时还是一片荒原的不毛之地。西部大开发,繁荣了草原,兴旺了中原,稳定了整个中国。它有着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

一直到今天,中、西、东部在经济发展上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基本上是三个阶梯,但西部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整个国家的一个屏障。而走西口则是西部大开发最早的前奏。无论从水路,旱路,条条大路一直向北到俄罗斯,到欧洲。茶道,驼道,茶马古道,西口故道,形成了一条最早的草原丝绸之路。

640.jpeg

北纬40°-50°的地平线上,是一条天然草场地带。无高山,无大河,无沟壑,成为一条平坦通道。通商,通货,通往,也是战争的一条大战道。

3、民族团结:西口文化的形成过程便是一个民族融合,民族沟通,民族团结的过程。

中原汉民族整建制地涌来,走西口形成了一种象相,形成了潮流。从雁行到了定居,到通婚,300余年,近一万平方公里的幅员,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出了一朵民族团结之花,结下了一颗民族团结的硕果。

四、西口文化的成果

1、建立西口文化学说:1996年7月成立“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2003年8月9日召开“包头市西口文化学研讨会”并同时成立西口文化研究会。选出会长:郑少如,副会长:乐拓、张贵、赵守仁、王炜民、要红霞、柳陆、王旭亮。秘书长:吴晓云。开始西口文化研究,同年出版《西口文化研究》一书。正式提出“西口文化”这一地方学说,并从此奠定了“西口学”的理论基础。

一个学说的建立,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才可以走得远,走得下去,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来。

640.jpeg

2、理论支撑:西口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召开了西口文化研讨会,西口论坛等等学术研讨会数次,而且参加国家级地方学研讨会及国际地方学学术会议。我在会上多次发表论文及学术发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

640.jpeg

2003年出版了由我编辑的《西口文化研究》丛书第一卷,其中集中了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等多名学者从西口文化的基本理论,从西口地理,历史,经济,文化,戏曲,产业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奠定了西口文化的理论基础及文化自信。

2003年,在这个基础上正式出版了《西口文化》(双月刊)杂志,直到2015年,共8年,每年6期,定时定期出版,每期约8-10万字,图文并茂,信息量非常大。

策划、主编:郑少如,每期约从10倍以上的文字遴选出文稿,而且每期基本有一个主题,同时刊出了包头各区旗县的专刊数期。


梳理了包头这座移民城的前世今生,从历史渊源,社会发展,文化变迁,人文精神,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找到了理论依据及发展的脉络,寻根溯源,使大家重新认识了老包头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发展的历程,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

3、文化交流:《西口文化》杂志的发行及各类学术论坛的举办,使西口文化的影响很快扩大,特别是在中国西部,晋陕蒙冀甘宁以及青海、新疆以及国外地区。

一时掀起西口热:山西右玉,河曲,祁县等地纷纷成立西口文化研究会,举办各类论坛,出版杂志,书籍,丰富了西口文化研究。

二是建立了文化网络:以《西口文化》杂志为媒体,建立了晋陕蒙冀近千余人的文化交流网络。互赠杂志书籍,互相考察走访,召开各种会议,互通信息,交流成果。

包头三次发起“再走西口路”,山西发起“重走西口路”等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我们多次重访西口,之后出版书籍,拍摄专题片,纪实片,影视片,掀起西口文化热潮。

三是引起国家级文化单位关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文史馆,沈阳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鄂尔多斯等各区市博物馆、图书馆全部收藏了《西口文化》各期。并颁发了收藏证书。成为历史性的见证。

4、一带一路向北开放:2018年在包头市土右旗召开了《草原丝绸之路》论坛,包括囯家级专家魏坚、王子今及自治区、市、旗县专家,发表专题论文80余篇。充分肯定了草原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早的向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论文整理成册,准备出版《草原丝绸之路》论文集。

640.jpeg

走西口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大通道。是战道、商道、茶道、驼道、茶马古道、西口故道,是最早的一条草原丝绸之路。无论从历史遗址,出土文物,考古见证及档案资料,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从南到北,经国门一路向北,走向蒙古国,走向俄罗斯,走向欧洲。为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向北开放打下了基础,开通了道路,建立了产业互通的往来关系及各国友好的通商,通路,通文化,通友谊的光辉大道!


来源:包头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4-26 22:00 , Processed in 0.0479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