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13|回复: 3

复德和、德华兴、聚德成……老包头的这些著名商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1 2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古来称现在的“京津冀”为“燕赵”之地。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包头历来是山西人居多,包头也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但是很少人了解河北人在包头历史。其实包头历来也和燕赵大地有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京绥铁路1923年通车之后,包头大批皮毛和油料、地毯等销往北京天津,京津冀一代的商人也看中包头这块福地,纷纷前来投资,使包头的京货业异军突起,为包头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奠定了雄厚基础。
b729da938c9b44c8b3843e8093a30d9f.jpg
▲老包头的著名商号德华兴
名动老包头的燕商
自古以来“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战国时期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陆续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赵长城在包头境内大约150公里,为包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到了明代,深明大义的土默特阿拉坦汗为了达到与明政府“通贡互市”的目的,不惜与明王朝苦战40余年,数次兵临北京城下,终于获得成功,双方贡市不绝。“通贡互市”顺应蒙汉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乾隆年间,河北就有一些回族百姓以贩卖役用马匹为业,往返于包头、北京、河北之间。初期以贩运役马为主,后逐步开始贩运牛、羊、骆驼等牲畜,销往北京马店、骡马市做役畜或供清兵骑用,同时也销往河北等地,供农民做畜力,牛、羊则供民众食用。后有河北沧州回族王姓、山东回族白姓于乾隆年间建起伊斯兰教传入包头的第一座寺院,即现在位于东河区的清真大寺。
清代皮毛行和粮油行是老包头出口最大的两个行业。每年包头油坊榨油达120万斤。《清史稿·食贷志》记载: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更定奉天海口税,则增收黄豆豆饼、包头油篓四税加赢余八万两”。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包头的油让京城满城飘香。1918年包头商店大小共1200余家,而京绥铁路通车3年后的1926年,包头工商户已经达到了2000余家,这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商人办起来的。
河北的邢台旧时称“顺德府”,本不产皮毛,清末民初也成为皮毛集散地,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批吃苦耐劳专门到包头收购皮张的商人,人称“顺德府皮贩货郎子”,还有的干脆在包头开起皮毛店。后套大地主王同春也是邢台人,他不仅开发了大后套,而且与孔庚等人开办了包头最大的煤矿公司——漠南矿业公司,赚得钵满盆满。如果说老包头的东门大街是晋商天下,那么老包头东、西前街和川行店、中市场则成了京津冀商贾的天下。
67c2a7a7af95498eaa1eabf9e1cd778e.jpg
▲老包头首屈一指的糕点铺复德和
前街著名的绸缎百货店有德铭号、德华兴、盛魁、裕丰恒、德兴合、鸿志昌等;著名的京货行业有永升斋鞋铺、长利斋鞋店、大德成、通彩华、久大兴等。著名的糕点铺复德和、著名的饭店聚德成等等,这些京津冀商人开设的店铺特别注重店面的装饰和广告宣传,店铺大多是两层楼,外观富丽堂皇,广告除了幌子外还有大量的墙体字、海报、传单等,再加上一口地道的京腔,让听惯了山西话的包头人感到特别新鲜。
德华兴是当时包头首屈一指的百货店,有鞋帽、百货、服装,商品齐全,在河北人邢荣轩的苦心经营下,本着薄利多销、和气生财的宗旨,以货优价廉赢得了信誉,招来了远近顾客,每天川流不息,七间大楼的门面,矗立在包头的市面上,甚是壮观。复德和是河北省香河县人林晓峰开设的做糕点的一个著名店铺。形状像座三层楼,这是当时包头最高的建筑,上面有用砖雕刻的各式图案。
包头吕公道最早只是个刀剪铺,河北人吕振江在原同利号的基础上,苦心经营形成规模。经营的商品以刀剪为主,后来又逐步扩大品种,经营五金工具,自行车及零件,瓷器、玻璃、油漆、电料等。它的经营方式与众不同,所购进的货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上等货、畅销品。购进货品后,先自己检查一遍,发现残次品立即销毁,决不出售。由于讲究信誉、童叟无欺,人们称之为“吕公道”,反而把原来商号的名字遗忘了。
b4fccb68729f47209eacb430837af3f1.jpg
▲包头电灯面粉公司
助力工业城市建设
河北人不仅在缎庄和百货业方面做得风生水起,其他行业也毫不逊色。当时在东前街有三家金银首饰店,分别是义生楼、永玉成、凤祥金店,这三家金银首饰店都是河北人开的,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作坊,由于做工精细、品种繁多很受欢迎,特别是旅蒙商人带到牧区销售得到蒙古族王公贵族的青睐。餐饮业中天津饭馆有福聚成、义聚成、聚德成等,让人品味到了最正宗的京帮风味。特别是聚德成,一开业就从北京请来烤鸭师傅孙三,在聚德成院里设有烤鸭炉,烧本地产的耐寒果木,烤出的鸭味甚于北京烤鸭,伴有的鸭饼、甜面酱、大葱、黄瓜,味道也不差于北京全聚德。1935年,九世班禅返藏途经包头,其行宫就在聚德成,聚德成也成为当时有钱人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
京津冀商人与本地商人在经营方式、红利分配等方面有所不同。本地行业大都是坐等顾客上门,很少主动送货上门,也缺乏形式多样的宣传。在伙食方面,本地绝大部分有大灶小灶之分,经理等人吃小灶,店伙吃大灶,而且店伙吃的大都是粗粮,只有在过年过节才改善一下,有的甚至在过年也不给吃肉。有个笑话讲,某粮店的掌柜过年给伙计吃素馅包子,伙计们敢怒不敢言,在维持关帝庙庙会秩序时故意大喊“别挤了,当心挤出胡萝卜素馅包子”。
京津冀商帮伙食上下一致,要吃什么都吃什么,不论是经理还是学徒工,伙食是一样的。每桌四个菜,两荤两素,主食是馒头、烙饼、花卷、米饭等,随便吃,在吃喝方面不计较。在分配方面,本地商家和山西买卖,都是用顶生意的股数按股分红利, 而京津冀商帮的行业,在分红利时,除财东分红外,对其他人员都是馈赠,每年年终结账后,按照每个人的工作好坏,有的给得多,有的给得少,用这样一种经济手段,激发店伙们的干劲。另外,他们也不轻易辞退店伙,而是尽其所能,适才而用。
除了店铺商业,京津冀商帮还注重创办实业。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是包头第一家真正的现代化企业,按地区分,山东投资人占半数以上,河北投资人占40%,山西投资人占比最少。1932年,推选在包头建设“移民新村”的河北人段绳武为常务董事,段绳武从河北吸储三四万,称为大生银号。厂内职工也用月工资的一部分投入职工储蓄,用来作为流动资金。公司职员、工人共200余人,绝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著名的永聚铁工厂前身是金圣源铁工厂,是由河北人刘子荣兄弟三人创办的,到1951年公私合营时,该厂经过清产核资实有资金12万元,是当时包头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
时光荏苒,京津冀商人在包头创办的企业解放后大多实现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包头和包钢建设,又有许多来自京津冀的企业和职工来包头落户,如电机厂、开关厂、华建公司、安装公司等,他们发扬燕赵人“革新包容、进取有为”的精神,为包头发展成祖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包头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来源:聚焦包克图头条号   作者:刘清成


发表于 2019-12-9 12:58:12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燕赵悲歌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3-29 16:57 , Processed in 0.0402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