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38|回复: 54

生命交响乐——阅读红旗渠纪念馆(申中明、申伏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6 17: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命交响乐——阅读红旗渠纪念馆


申中明、申伏生


(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太行山上修建的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网络。红旗渠纪念馆以“渠”为历史脉络,上演了一部人与自然互动的生命交响乐。)

165429wvqy55ov3jgbiv3j.jpg

纪念馆序厅内,在黑红白三种极限颜色的强烈对比中,在环顾群峰的视域震撼中,一条被红旗修饰的渠化作了一条红色的飘带,拉开了红旗渠史诗般的轨迹,喻意林州人民非凡的创业历程。

165429h2yyh66fg2n2221q.jpg
苦难

水是生命之源。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人的生命如果缺少了这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其走向不可想象。林州修建红旗渠的初心和修建过程中所有的艰难抗争,都源于这里缺水,需要解决生活在这一方水土上数十万人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那么,这里为什么缺水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气候。林州春季温和而多旱,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且多暴雨。年降水量的56%以上集中在7、8两个月,自9月至来年6月降水较少,加上林州地形陡峭,沟谷纵横,地表缺乏森林覆盖,水土流失严重。第二个是地质原因。林州境内断层较多,大小断层交错出现,致使地表水大量漏失。在没有断层的地方,却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给地表水漏失提供了通路。在个别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开采利用困难。林州属于资源性缺水。

水给了林州最深最疼的记忆。在旧林县的县志上,从清朝后期到上世纪50年代的大致统计,光“旱”这个字,就有不同的描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所以说,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泪。

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州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人相食这个惊心动魄的字眼出现了5年次。旱魃为虐,切断了林州人民维持生命能源的补给线,造成的饥馑引发了对生命的摧残。到解放初,全县550个行政村中,远道取水的村就有307个。

一通通扎入黄土地的黑色石碑,记载着往年旱荒旧事。这是立于河顺镇塔子坨村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大旱之年,颗粒未收。柿叶甘土,俱当饭餐。幼女出卖,一两串钱。人吃人肉,遍地不安。皇上放赈,人死万千。荒年如此,刻石流传。”在桂林镇流山沟村的这通石碑上,清清楚楚镌刻着“再遇此凶年,绝宜早逃荒;若不离故土,命不得久长。……若逢此凶岁,休念妻子情,早将人口卖,庶不命归阴。留此数俗语,提醒后世人。”石写的历史较墨写的文字更催人泪下。

1942年遇大旱,饿死1650人,占总人口的4.3‰。马鞍山村500人,饿死280人。采桑镇土门村王秋保一家6口饿死5口。本地实在生存不下去了,人们只好远离故土外出逃荒,以致十室九空。为逃活命,全县逃荒外出10800户,占总户数的14%;赵老庵村41户,有31户背井离乡。

165429xjolzce3zg9337ul.jpg

这是一个很不一般的石制井台,井口周遭一根根绳索的印记刻下了时光的痕迹,不知道有多少代人、多少岁月、磨断多少绳索才把井口磨成这个样子,井口的深槽就是被固化了的对水的期盼。

在旧林县,随处可见的庙宇就是龙王庙。祖祖辈辈的人们曾经无数次祈求龙王的恩赐和护佑,但是,千百年来干旱带来的恐惧却挥之不去。

在林州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盼望天降及时雨,盼望地上流清泉,盼望吃水不出村,盼望种上水浇田。这里的人们打旱井、引山泉、修水塘,采取了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所能采取的各种手段,与如此缺水的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元代修建了天平渠,明朝修建了谢公渠,清代修建7条引水渠。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修建了抗日渠、爱民渠和荷花渠。1947年,任村区盘龙山村从西山沟引山泉水入村,群众树碑刻石作为永久纪念。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共修建了大小长短不等的18条引水渠。

解放后,林州人民继续治山治水。到1959年,先后修建了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天桥渠等大型引水渠和要街、弓上、南谷洞三座中型水库。为了圆一个水的梦,林州人民不气馁、不放弃,一往直前地追寻着、奋斗着,就是要在绝望的大山上砍下希望的石头。

那么,林县人民怎样去圆这个水的梦呢?

165428atw9fcbcwi0ztnc9.png

奋斗

恶劣的生存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林县人民的意志。1959年林县再次大旱,修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打下的旱井也已干涸。严峻的现实使林县人民意识到,在林县境内寻找可靠水源已不可能,必须到境外寻找。历届人代会上,横水、任村等代表团都向大会提案,要求引漳河水入林县。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面临的课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区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林县县委顺应人民的意志,下决心跨地域引水,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彻底解决水对林县发展的制约。

1959年6月,县委书记杨贵亲自带领一组人马到山西省平顺县境内察看漳河水情。经过实地勘察后,他们发现发现发源于山西省的浊漳河水源充足,可以满足林县的引水需要。回来后,杨贵召开县委书记处会议,决定一面组织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设计,一面向地委、省委请示。

165429rlcrlp6s66pssaa6.jpg

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县县委正式向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报送《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河南省委对林县引漳入林工程非常重视,向山西省委致函。河南省委领导还以个人名义向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写信请求支持。这一请示在1960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得到批复,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写信告诉杨贵,山西已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一个好的决策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改变一方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段历史。

这是一幅红旗渠规划时期的草图,展示出开图千里的水利新格局。穿越太行山、调运漳河水的旷世宏图感召着人们。

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

165429l8swoxl3zug9vf34.jpg

这张图片引领我们进入那个年代,在出征誓师大会上,男女老少群情激昂,看他们高昂的头颅、挥舞的手臂、紧握的拳头、坚定而不容动摇的眼神,无不显现出林州人民为实现梦想而不为任何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精神风貌,一种力量、一种信仰,直面而来。

1960年2月11日,正是农历的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这是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黎明时分,人们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寨出发,顶着寒风,踏着霜冻,扛着工具,背着行李,用小推车推着炊具,组成一支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太行山进军。风卷红旗,雄关漫道,等在修渠大军前面的是什么呢?没有人考虑这些,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走在修渠大军最前面的是以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长李贵为代表的一班人。

数万修渠民工涌到修渠工地,仅有千把人住在当地民房内,其他民工就自己动手解决住宿问题。指挥部领导和民工一样住山崖、宿石缝,有的垒石庵、挖窑洞、搭席棚。几块篷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指挥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就是大伙房。5000名民工在一片乱坟岗子上搭席棚住了下来,当地人风趣地称之为“林红庄”,意思是林县修红旗渠人住的村庄。在林县人民住山崖、宿席棚、不畏艰难的背后,是追求梦想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引漳入林工程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展开。37000人摆在70公里的渠线上,这战线也太长了,劳力跟不上,物资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领导跟不上。有的工段来了人找不到渠线,有的工段画好了渠线没人开山,有的民工连队打了炮眼等不来炸药,有的连队把渠底当作渠岸给崩了,还有的渠线产生了严重偏差。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太行山上只留下了一些坑坑窝窝,通水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在工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林县县委发现,当初的设想不适应现实情况,必须当机立断,从成堆的问题中找出长远的、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1960年3月6日到10日,林县县委在漳河岸边的任村公社盘阳村连续召开了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修渠民工代表会议,后称“盘阳会议”。会议决定:一、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决不收兵;二、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总干渠分为四期,先把山西段20公里的第一期工程拿下来;三是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 化危机为转机,这是林州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使命担当。

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断,必须在这里建起一座拦河坝,拦腰斩断漳河,把水位抬高到需要的高度,使河水进入渠道。当任村公社的500多名修渠民工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没有截流的任何机械设备,没有钢筋水泥,有的只是太行山早春的春寒料峭,有的只是太行山上的石头。他们在山上把一块一块石头开采出来,再一块一块地抬下山,趟着冰河垒砌大坝。当清一色大石坝筑在河道两侧,只剩下十几米宽的龙口的时候,由于河道变窄,水流湍急。在封闭龙口时,沙袋、巨石投下去,转瞬即逝。河底是坚硬的石板,根本打不下桩。关键时刻,民工们跳进河里,排成三道人墙,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冰冷凶猛的河水,龙口终于合住了。1960年5月1日,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进了红旗渠的引水涵洞。

165428vq4zf17l4cl1fg8c.png

在放过炮后,常有松动的石头掉下来砸人,除险队长任羊成率领一班除险队员,象打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用钩子把松动的险石除掉,头上是不断下落的碎石,脚下是万丈深渊,奔腾的漳河水翻卷着波浪,有一次,一块石头掉下来砸在任羊成的嘴部,顿时三颗牙齿横在嘴里,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他忍着剧痛,吐出牙齿,不下火线。由于长期的空中作业,当时在他的的腰际磨出了很多血泡,后来血泡磨成了一圈厚厚的老茧。

165429v79jt9dz2r073jj7.jpg

林州乃革命沃土,英烈辈出。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在双腿被炸断、子弹打光最后拉响手榴弹与7名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就是其杰出代表。在修渠工地上,民工们提出了“男的要学孙占元,女的要学刘胡兰”的口号,并组成了一支支孙占元突击队、刘胡兰突击队、董存瑞突击队、李改云突击队等男女突击队。这是一张突击队的合影照片,他们如整队冲锋的战士,正待向另一个山头发起冲刺。从他们朴实的面孔上,看不到抱怨,看不到抑郁、消沉和萎靡,更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英雄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切,有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这就是新中国的脊梁,他们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是采桑公社12姐妹组成的女子突击队。这种双手握二根钢钎供四个人锤打的打钎法,被人们称之为“凤凰双展翅”。

红旗渠总干渠要从漳河南岸的老虎嘴穿过,这里壁立千仞,根本没有施工场地,所有的施工用料要从漳河北岸运过来。负责这段工程施工的民工,在漳河上架起了11道空运线,根据水磨的原理,用河水作动力,把一桶桶水、一筐筐石灰运过河来,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减轻了劳动强度。

红旗渠总干渠要从村庄下面穿过,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经过向当地群众调查,对地质地形进行了反复勘探和测量,决定由原设计的单孔洞改为双孔“鼻子洞”,缩小隧洞跨度和断面,增加承受力。为加快工程进度,打造出木制罐车,共铺设8条总长3100米的轨道,比原来的人抬肩挑大大提高了工效,历时4个月打通了这座长243米、每孔跨径2.5米的穿村隧洞。罐车在轨道上飞跑,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在修渠队伍中, 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级干部,都带头扛起工具与群众一起干。红旗渠工程第三任指挥长、副县长马有金一身汗、一身土、一手老茧,长期的风吹日晒,脸膛黑黑的,人们都不叫他县长,而是叫他黑老马。他打锤一口气打一百二十下,一般年轻人都比不过他。

165429nka2ouixin602ip8.jpg

这是青年洞凿洞时的一个场景。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青年洞上方摩崖石刻“山碑”二字,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于1990年为红旗渠题写的。“青年洞”洞名是1973年由郭沫若题写的。摩崖石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于1996年6月1日视察红旗渠时题写的。江泽民在这里视察时讲道:“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那么乐观的情绪,就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所以,我曾在抗大纪念会上讲,不要忘记过去的岁月。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那些修渠的人。”

青年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这个洞简直就是整个红旗渠工程的一个隐喻:施工之前,人们都怀着热切的梦想和乐观,施工过程却漫长而艰巨,是对施工者耐力和意志的极限挑战。该工程于1960年3月开工,当年10月,全国性的自然灾害日渐加剧,国民经济进入极度困难时期,中央下达关于困难时期百日休整的文件,所有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工程必须马上停工,等待国家经济形势好转。林州人民不等不靠,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在大部队下山回家实行生产自救的同时,留下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担负起了凿通青年洞的任务。更为困难的是隧洞的长度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呈弧形,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前功尽弃。经过计算,新的施工方案产生了,修渠者在隧洞外侧的绝壁上开凿了5个旁洞,整个隧洞被分割成6段,每段的走向已经接近直线,原来因为隧洞的弯曲造成的施工难度降低了,每个旁洞又可以向两个方向分别施工,同一时刻就有12个工作面同时开工。为了减少工程量,又把宽度8米改为6.2米,在减少洞宽的同时,加大洞内渠道的坡度,将坡降1/8000改为1/1500,让将来的渠水快速通过,这样既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工程量,又不会引起渠水对洞壁冲涮造成危害。事实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是是不可战胜的。

修渠的青年们一寸一寸地向大山腹地挺进,但是越往里进,石质越来越坚硬,这里的石英砂岩硬度在7到8度之间,甚至高于一般铁制工具,借来的唯一一部风钻,只钻了30公分,就毁掉了40个钻头,一切只能靠人力一锤一钎苦苦支撑,每天的进度徘徊在30到40公分。最可怕的是饥饿,粮食不够吃,就上山挖野菜、采树叶,方圆10里的树叶吃光了,就下漳河捞水草吃,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都派上了用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青年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炮、抬炮等施工方法,经过风险频出的500多个日夜苦战,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隧洞在1961年7月5日被凿通了。为使后人铭记这些凿洞青年的业绩,该洞被命名为“青年洞”。

165429grlo9yay82svrjjj.jpg

红旗渠总干渠修筑在猴子不敢上、飞鸟不敢站的悬崖峭壁上,在这样的地方施工,第一个冲上去的是炮手。炮手们腰系绳索,打炮眼放炮,炸出立足的地方,大批民工才能施工作业。在红旗渠开工前的历年治山治水战斗中,虽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炮手,但红旗渠这样大的工程,远远不够用,就采取师傅带徒的办法,然而仍满足不了需求,就开办培训班,大量培训炮手,不仅有男炮手,还有女炮手。炮手就是这样凌空作业。河顺公社的炮手吊在悬崖上,一连打了37个炮眼,组成排炮,在半山腰炸出了渠基。

常根虎就是在红旗渠工地上杰出的炮手。他可以根据不同山势,灵活机智地采取放小炮、大炮、拐弯炮、平炮、斜炮三角炮等放炮技术。哪里出现瞎炮、哑炮,他总是一马当先前去排除,为修渠大军开路,被称为“神炮手”。修渠民工打出了一个直径3.5米、纵深18米的大炮眼,填装装炸药2125公斤,用雷管268个,一炮崩下半架山。

红旗渠总干渠穿越连绵不断的山岭沟谷到这里被露水河拦住去路,别看这条河现在干涸断流,一道汛期,洪水宣泄达上千流量,河水和渠水在这里要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怎么才能让他们各行其道,从而渠水不犯河水呢,建设者们决定,在这两里为河水和渠水修一个平面立交桥,在河床上用石头砌成一条空心大坝,让河水从坝上溢流,让渠水从坝心痛过。给后代建成一个敢和河水抗争的空心坝。空心坝通水已经50年了,大大小小的山洪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但为渠水和河水修建的立交桥依然傲立河中,没有红绿灯,这座立交桥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拥堵。

红旗渠工程上马的时候,自然灾害仍在持续,外国逼中国还债的压力正在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州人民不等不靠,流自己的汗,修自己的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摄取最低的热量,释放出改天换地的最大热量。在总投资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5839万元,占总数的85.06%。正如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歌《国际歌》上唱的那样:“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修建红旗渠是改造自然的壮举,也是向自然开战的一个大战场。红旗渠工地为前方,机关、厂矿、农村是后方。为了修渠这个大目标,前后方紧密配合。前方克服一切困难开山修渠,后方各行各业全力支援。机动车辆少,后方往前方运送物资就靠畜力车、小推车、人挑驴驮。前方需要芦席搭席棚,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就把自己床上铺的席子揭下来送往工地。商业和供销系统派出人员,把民工所需的日用品送往工地,服务民工;工业系统派出人员在工地设立工具修理队、缝纫组;卫生系统派出人员设立战地医院,在工地治疗伤病员;文化系统派出剧团、电影放映队,沿渠线巡回演出、放映,活跃民工文化生活;新华书店把书籍送到工地,为民工提供精神食粮。当时物质条件虽然匮乏,但后方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前方的需要。

建造渡槽,架设石拱券,需要一定长度、宽度、厚度的巨石。那时候施工者没有吊车,没有叉车,要把巨石搬运到需要的地方,只能靠力气和汗水。两个人抬不动就四个人抬,四个人抬不了就八个人抬。八个人抬一块石头,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智慧。请各位仔细看这种抬石法,这是一种把力量、工具和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劳动创造。

军民情溢于红旗渠。红旗渠开工时,安阳驻军就支援8辆汽车为修建大军运送物资。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驻豫部队拉练途经林州,派出车辆为工地运送水泥、煤炭等物资,官兵们还与民工一起劳动,共同修渠。驻张家口空军某部10号仓库的王建义、董五金等18位同志寄来101元人民币,支持红旗渠建设。

在劈山开石的过程中培养了很多女石匠,纤纤素手织就红旗渠的锦绣。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使渠道不淤塞、渠底不坍塌、渠岸冲不跨,就要从每一道工序的起点严把质量关。在清基、备料、和泥、垒砌、灌浆五个环节,实行劳力、工具、技术三配套,组成一个个施工小组,由觉悟高、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党员或团员任组长。垒砌有规范,民工们一丝不苟;和泥有标准,毫不马虎。这是理想和良心垒砌起来的宏大建筑,是中国农民最诚实的承诺。

红旗渠三干渠修到卢寨岭时,被高山所阻,不屈不挠的林州人开凿了长4000米、高2米、宽2米,纵坡1/1000,过水3.1m3/秒的曙光洞,这是红旗渠上最长的隧洞。为了扩大工作面,开挖了34个竖井,其中超过20米深的竖井23个,最深的达61.7米。由于洞深,每次放过炮后,浓烟短时间内排不出去,修渠民工就冒着中毒的危险,毅然进洞脱下外衣赶烟。经过1300名民工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共挖凿岩石3.08万立方米,砌料石0.9万立方米,投工25万个,于1966年4月5日竣工。这是王师存,由于他在施工中的突出表现,大家称他为“钻洞能手”。

再宽的堑,再深的沟,都不能阻止红旗渠前进的脚步。这是红旗渠上最高的渡槽——桃园渡桥,长100米、宽6米、高24米、7个孔眼的渡槽。桥上走汽车,桥中走渠水,桥下过洪水,一桥三用。

红旗渠二干渠上的夺丰渡槽,长415米,高14米,宽4米,过水3.5个流量,共50个孔眼,是红旗渠干渠中最长的渡槽,在建设渡槽时,需要上万立方米的石料,为了找到优质石料,建渠工地指挥部优中选优,在离工地2公里的山上找到了石料。根据当时的运输能力,光运输就需要三个月。为了赶工期,当时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大车小车齐出动,牲口驮,肩膀扛,小车推,马车拉,连孩子们放学也要捎块石头到工地,仅用一个月,就把上万方石料运到了施工现场。渡槽增高后,民工们就用杠杆平衡原理发明了土吊车,姑娘们负责拉绳上料,就这样一块块石料,一包包泥浆被吊上了墙。只用了125天,渡槽就建成了。50个孔眼构成的夺丰渡槽设计宏伟,堪称红旗渠上的建筑精品。

东岗公社自己设计、自筹物资自己施工的三干渠三支渠上的曙光渡槽,高16米、宽4.5米、长550米,由29孔拱桥构成,犹如彩练舞当空,更为太行添异彩。

1500公里的长渠,跨越了152座渡槽,每一座渡槽都是林州人民自主创新、激情进取的佐证。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红旗渠的综合效益,林州人民优化水资源配置,调节枯水期与丰水期用水不均的矛盾,在红旗渠兴建的同时,开始了红旗渠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支、斗、农渠形成网络,蓄、提、引并举,把5万多眼旱井,3000多个池塘,500多座水库,40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和154个电力提灌站连成一体,构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的水利、电力、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综合发展体系。渠系着库池,库池连着渠,被称为“长藤结瓜”。

沙盘上,这里就是漳河,在它的上游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这个地方,我们筑了一座拦河坝,拦腰斩断漳河,把水位抬高到需要的高度,以保留水流足够的势能,把漳河水逼入红旗渠引水涵洞,然后沿着太行山腰,流过三省交界处,穿过青年洞,绕过太行大峡谷的出口,直达我们现在所在的分水岭。在这里再一分为三。这是一干渠,沿太行山麓向南流过桃园渡桥与英雄渠会合;二干渠由此向东南,流过夺丰渡槽,直达林州与安阳县交界处;三干渠穿过4公里长的曙光洞,流向林州的东北部。在干渠之下,还有支渠、斗渠、毛渠、农渠。把这些都加起来,红旗渠的长度达2000多公里。这种相互协调、完整稠密的供水网,无疑是林州战略性资源。

红旗渠工程共挖砌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用这些土石方筑一条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南疆的广州和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

这是一首林州人民用铁锤钢钎谱曲,用特有的拼搏填词,用崇高的理想吼唱出的催人奋进的乐章,抒自强之豪迈,发自信之强音。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曾流行于整个中国。歌声穿越岁月的长河,镌刻着时代的沧桑巨变。

165429dsulhelheyh7tzol.jpg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4月20日,三条干渠通水;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太行山起舞,红旗渠欢唱。林县人民千年的梦想实现了。在这个梦圆的时刻,林州人民尽情地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十年追梦的收获迸发出灿烂的笑颜,喜悦的泪水汇入滔滔的渠水,弹拨着大地乐章。

牺牲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81名修渠民工为实现梦想,无悔血洒太行。在他们中间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60岁,女性4人,都在20岁至22岁之间。特别是三个17、18、19岁的最年轻的生命,生命之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灿烂,就献给了林州人民最壮丽的事业。58岁以上有4人,他们正是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为了子孙后代不在受缺水之苦,用生命的晚霞映红了太行山。当年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81名献身者,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和平年代的《英雄战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红旗渠精神的旗帜。

吴祖太是河南省原阳县白庙村人,河南省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工作。1958年,吴祖太调林县水利局工作。为了林县的水利建设,多次推迟婚期,直到1959年春节未婚妻来南谷洞水库工地看望他,才举行了婚礼。1960年初,他参与红旗渠工程的勘测和设计,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道,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拿出了《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红旗渠工程动工后,吴祖太担任工程股副股长。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展,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依据勘测数据,绘制每项工程施工图纸,成功解决了青年洞、白家庄空心坝、王家庄隧洞等施工难题。同年3月28日,他与姚村公社卫生院长、姚村分指挥部负责安全的领导李茂德在察看王家庄隧洞险情时,洞顶塌方,不幸牺牲,年仅27岁。根据吴祖太同志生前愿望和在水利建设上作出的贡献,林县县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吴祖太和李茂德是为红旗渠修建众多献身者中唯独的两个烈士。两个人的一生,两个人的生命,就这么浓缩在这两张照片之中了。

修建红旗渠总干渠时,姚村公社井湾大队24岁的女共产党员李改云,任该公社第一营妇女营长。1960年2月18日上午11时30分,在检查本营施工进展情况时,发现崖壁有碎石滚落,崖下几名民工正在埋头施工,她急忙指挥民工离开险地。此时一位16岁的女民工被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李改云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把女民工推出险境,自己却被塌方埋住。经抢救,李改云右腿粉碎性骨折,终身残废。

165429h6nhxh1nhoh6tzhh.jpg

1965年,总干渠通水,表彰劳动模范74名。1966年,三条干渠通水,表彰特等模范43人、甲等模范229人、乙等模范461人;评选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分指挥部3个,特等模范连队18个,支援红旗渠建设的特等模范单位13个。在一路风尘颠顿、风险频出的10年修渠历程中,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铭记。在那遥远而艰苦的时代,是修渠人所有的不计得失的付出和舍身殉难,为今日中国之崛起砌下了一块基石。在他们身上,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内生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同心力和生命力。2015年4月,我随包头市政协文学艺术院一行赴林州市文化采风,我的好友、同行的国家一级作家赵剑华老师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后《生命的剪影》为题,创作了一首小诗:(作者题记:在红旗渠纪念馆,我在一幅两个人腾空在半山腰排险的经典黑白照片前瞩目。)黑与白,那个时代的摄影底色/狂飙之中的舞者,在属于自己的山河里/矫健,豪迈,凌云。也是生命的底色/岁月转换之间,我看到了/腾空而淳朴的透明/劳动让劳动者从底部跃起/山的那一面就是水/他们在山的高点,看到了/汩汩流动的生的希望/太行山的深处,水/沿着绝壁小心翼翼做着高难动作/……错过一个时代,就错过一生的传奇/那是一滴水走向海洋的梦境/那是一条河流入血液的润泽/阳光下,燕子飞过/我呼吸到了/生命最本源的味道/命悬一线。一个时代活着/十年,十万人悬在空中/一条渠在红旗的指引下成为天河/在林州,最动人的声音/是水流的声音/山碑下,水从青年洞、创业洞、神龟洞穿过/在一块块石头上凿刻神话/让所有后来者见证/梦,怎样融入现实。

山就是碑,碑就是山。在红旗渠缔造者的身后,矗立起一座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不朽丰碑。

巨变

有了水,一切都活了。千年的旱地流清泉,粮食产量连年提高。通水前,粮食亩产只有几十公斤,通水后亩产达400多公斤。林州土地上开始种植水稻,林州人从此吃上了大米饭,“糠菜半年粮”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有了水,万年的荒山栽上了树。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有了水,为发展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条件。养猪场、养鸡场等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建了起来,如今已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林州人民充分利用蓄满红旗渠水的水库、池塘养鱼、养鸭、养鹅,谱写了一曲“太行渔歌”。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红旗渠载着林州人民的幸福憧憬,奔流到改革开放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州人民靠着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超人胆识与建筑技能,十万大军走出太行山,冲向全国建筑业大市场。一支又一支建筑队伍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城市施展才干,还先后承建了俄罗斯、南非、也门、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外工程项目。通过外出建筑业的劳务输出,林州人民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完成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始资金积累,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

红旗渠载着来自人民的希冀与追求,串起了林州发展的“珍珠链”。上世纪九十年代,林州人民以再造一条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的宏伟气魄,开始了富太行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形成了钢铁、铝电、汽配、煤机、高新技术等产业。进入新世纪,林州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高端设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双高”产业集群。

林州地处太行之一隅,周边皆山。为打破这种闭塞困顿局面,林州大力构建大交通体系。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的建成,打破了太行山千古屏障,为林州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红旗渠浇灌着林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版图。林州人民继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之后,又开启了美太行的崭新征程。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呈现出多彩林州宜居宜家之美;太行山铮铮风骨,红旗渠云影波光,凝固的诗行与流动的诗韵开天然之图画,旅游彰显着美丽;山光如锦绣,城郭自繁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伴,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相映,红旗渠流淌着和谐的歌。

红旗渠改变了林州的落后面貌,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165428u95553za5xz6y1j8.png

荣光

从红旗渠的修建到红旗渠精神光耀华夏,也倾注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深切关怀。

1958年11月,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

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时讲到:“中原大地孕育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同志视察红旗渠。

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他讲到,要利用青年洞等景点,办成青少年教育基地,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刘云山同志曾四次来红旗渠视察。2013年5月18日,刘云山来到红旗渠,他讲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十分珍贵,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1995年10月27日,温家宝同志视察红旗渠时讲到:“一定要明确认识,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就越要提倡艰苦创业精神,这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2011年10月16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坚守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中央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

1993年8月29日,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安阳市委分别于1990年和2005年下发关于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文件。2014年5月,安阳市委作出了《关于在新时期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

林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依据新的实践,作出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泪流满面。2004年9月,红旗渠精神展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庙宗祠”——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出的18天中,国家党、政、军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回良玉、曹刚川、顾秀莲、张思卿、陈奎元等先后参观展览,首都26万民众走进展馆,重温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其后的一年时间里,红旗渠精神展又分别在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香港、福州、杭州、天津、沈阳等城市举行巡回展,每到一地都引发巨大反响,几十年前铁锤钢钎的交响,感动了今日之中国。

2013年8月12日,红旗渠干部学院作为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投入使用,为开展党性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实践基地。

50年前,林州人民怀揣引水之梦,十年时间挖山不止,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交响乐。他们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披荆斩棘,永不退缩。今天,太行山灿若云锦的风光淹没了昔日开山放炮的硝烟,林州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最好的营养剂,红旗渠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都蕴涵着同样的精神,而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坚不可摧,无穷无尽。


(申中明、申伏生 于2021年11月)

发表于 2021-11-16 18:37:39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发表于 2021-11-16 18:38:21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发表于 2021-11-16 18:39:06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发表于 2021-11-16 18:39:27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发表于 2021-11-16 20:20:31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11-16 21:03:36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河南林州红旗渠,好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4-20 13:50 , Processed in 0.0529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