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561|回复: 64

历史留痕!包头市石拐区域文化定位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1 16: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石拐区域文化定位的思考


作者:武 翔

继石拐腮大坝新石器遗址发掘以后,石拐地区又相继发现了杨家脑包、碱水渠、毛忽太、猫土塔、毛忽洞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同大青山阿善人遗址可能属于同一时期,或者是更早一些人在石拐活动的史前文化集中地区。从采集到的彩陶遗片分析,新石器时代遗址经科学断代后,当属人类文明早期的摇篮之一。新石器时代遗址多有陶彩片遗留,和现今的大磁窑有无传承,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但是,从远古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石拐区沿召沟召庙河活动,是不争的事实。古人逐水而居,繁衍后代,留下了漫长的召庙河文化。

640.jpeg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继承王位之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赵世家》也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攻打中山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改军建制,弃笨重战车而采用轻骑,改长袍为胡人的战袍,实行胡服骑射,扩疆拓土。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败长期割据一方、作乱塞北的林胡、楼烦二部落的势力,开发了燕代、云中、九原这些地方,统一疆土,修筑长城。赵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张家口境内),经云中、九原,西北折入阴山进入石拐区域,至高阙(今内蒙古乌拉山与狼山之间),长约1300里。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利用了赵长城的部分作为基础。我还想补充说明的是,在石拐区域古代历史上,真正结束部落割据时代的是赵武灵王,自赵武灵王统一北方之后,石拐区域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部落割据一方的时代。这也是赵武灵王对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赵长城呈东西走向从石拐区蜿蜒而过,如今站立在赵长城遗址上,耳边也会响起远古擂鼓鸣金鏖战的情景。史学家翦伯赞1961年曾对赵长城进行考察,在《内蒙访古》著有评论。翦老说:“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现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级,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一个古代废垒,指示出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翦老的赵长城考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赵长城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本地区很有影响意义的文化符号代表。

640.jpeg

五当召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五当召是第一世活佛阿旺却日莫在此兴建的,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五当召的活佛是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名望及地位均相当高。第一世活佛就诞生于土默特部。第一代活佛学问最深,通达五明,对时轮学尤为擅长,清廷封他为“洞科尔·班迪达”,即“时轮学大学者”的意思,专门研究天文、历法、数学和占卜。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有名的学问寺,专门设有供喇嘛们学习经典、研究佛学的学塾。著名史学家达摩陀罗在《白莲念珠》中记载,“五当召的经学最为有名,到19世纪末时,本召僧侣仍有800余名”。300年来,以召庙为中轴地,辐射周边地区,召庙寺喇嘛文化对石拐地区影响渗透最深。

640.jpeg


来源:魅力喜桂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4-26 03:52 , Processed in 0.0466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