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92|回复: 31

包镇公行,见证老包头商业浮沉,见证老包头社会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2 0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一天,是清朝雍正末年的一个晴朗冬日。

太阳已经升起很高,老包头村照常熙熙攘攘,商家们打理着各自的店铺。几个闲人,披着破袄,从东街逛到西街,又从南街逛到北街。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热闹。那排临街店铺前,两个商人正隔着一堆垃圾对峙,面红耳赤地互相指责着、谩骂着。人群慢慢聚拢,围起了数层,吵嚷的声音越来越高,而两位当事人却还没有动手互殴的迹象,闲人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开始阴阳怪气地进行挑拨。

忽然,另一条街上喧嚷起来,哭声、骂声、咆哮声混成一片。几个闲人互相对了一个眼神,忙不迭地向纷乱之处跑去。

原来,两个小偷在一家杂货铺内行窃,被老板发现之后,不但没有慌张逃窜,反而抽出杀猪刀,威逼老板交出现洋。恰在此时,老板娘抱着三岁的女儿,从后院来到前店,情急之下,想挺身救助自己的男人。还没等她靠近,一个小偷冲她小腹一脚踹去,蹬倒在地上,小孩儿重重磕到柜台,哇哇大哭,老板娘也抱着肚子,痛得满地翻滚。老板急红了眼,趁小偷愣神之际,夺过一把杀猪刀,砍伤一人,却不提防,被另一把杀猪刀刺中后背。

看到店门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两个小偷也不敢久留,挥舞着带血的刀子,吓得看热闹的人群一哄而散。"等着,老子还会再来收拾你的!"撂下这句狠话,一个小偷手里掂着杀猪刀,扶持着受伤的同伙,扬长而去。

人群又聚拢过来,一番嘈杂与议论之后,渐渐散去。这样的事情,几乎每月总要发生数起,一盘散沙的商人与村民,只有摇头,只有叹息。

老包头村,属几百里外的归化城遥遥管辖,没有常驻的官吏与兵丁。每隔一段时间,才有一个大腹便便的差役来巡视一圈,收取上缴官府的钱粮。偶然一次,恰逢几个强盗明火执仗地闯进村中,本已醉酒的差役,激凌一下爬了起来,顾头不顾腚地钻进了院内的狗窝。

"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一个办法。"在杂货铺老板的病榻前,一位曾在京城闯荡过商人开口说道:"我们得齐心,得组织起来,推举一个管事的,好好整治一下村中的恶俗,再招些义勇,保护大家不受欺侮。"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天后,在村中的空地上,商人与住户乱哄哄地推举着自己中意的管事。"如月号"的掌柜、"永合成"的掌柜,有头脸、有实力,最终角逐起这份"差事"。那时候,革命的思想还未萌芽,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一举动,就是"民主自治",就是"直接选举"。

众人公议,这个组织就叫做"商贾会馆",赋予"管事的"绝对权威——统一摊派官府的钱粮,不能再由那个差役随意勒索;招募二十名精壮男子,每日操练,抵御盗匪;雇用专职人员,打更巡夜、清理垃圾、修桥补路;制定一个商家共同遵守的章程,严惩恶意降价抢夺客户、背后造谣诋毁同行、掺假欺诈、伤风败俗等行为,对于屡教不改者,可以逐出包头村……

真正民选的组织,是要受到众人监督与评议的,办事自然相当得力。从此,盗匪很少光顾、商家之间的纠纷与吵闹也少了许多,虽然谈不上"夜不闭户",但是人心确实安定下来了。只是,村中的野狗们心存不满,由于"商贾会馆"对于在街上倾倒垃圾者要处以罚款,导致它们现在觅食着实不易。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朝廷设置萨拉齐理事厅。这一时期,萨拉齐厅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巴彦淖尔市东部、鄂尔多斯市北部以及包头市的大部,跨越黄河两岸、阴山南北,因此,留下一句民颜"萨拉齐的官管得宽"。

面对如此宽广的地域,萨拉齐的官还真是有些管不过来。

这样的情形,非常有必要树立一个典型,以便引导民心与民风。萨拉齐厅官员在全境进行了一番巡视,对"商贾会馆"颇为满意,回去之后四处宣讲:"鄙人治下之包头村,民众懂理守法,又颇善自治,物产丰饶,更兼商业繁盛,实在是漠南第一村也"。

自治之下的包头村,焕发着许多的自由与活力。少了官府肆意加收的苛捐杂税,少了官府朝令夕改的粗暴干涉,也就少了经营之中的最大负担与麻烦。与萨拉齐相比,包头村的商业成本更低,商业氛围更浓,商人发挥才智的空间更大。短短数年,包头已不再是商道之侧的小小村落,开始有了商业中心的雏形,繁荣之势直逼萨拉齐。在这里,"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只有勤勉敬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脱颖而出。"广盛公"、"义盛昌"、"大义长"等商铺,资金雄厚、货物齐全、经营活络,慕名而来贸易的四方客户几乎踏穿了门槛。

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置为镇。

萨拉齐厅在包头镇设立巡检衙门,管理行政事务。今天,在东河区看守所附近有一条小街,叫作衙门口街,就是由此得名的。同时,在包头镇设置把总一人,负责治安,手下有步兵11名、马2匹。

巡检,官阶为从九品,芥粒大的小官,带着寥寥无几的随从,如何管理得了近万人口的包头镇?

上任伊始,"商贾会馆"的头领便前来拜见,一番寒喧之后,又盛情邀请巡检老爷赏光赴宴。一声"上菜",珍馐美味罗列席间,纵是巡检老爷见过几分场面,对许多菜肴还是叫不来名称。酒,是从京城某王爷管家手中高价买来的御赐之物,一杯入喉,真有些琼浆玉液的感觉。

清官,自古难得。像包头镇巡检这样,接过"商贾会馆"厚厚的红包,从此不过问街市之事,每日只是品茶清谈,并不挖空心思地贪污公款与勒索商人,也算是"高薪养廉"的成功典范了。巡检老爷也是饱读史书的人,他知道汉朝"文景之治"的富庶,是要归功于"无为而治"的。

而包头镇的把总也是一个明白之人,经常接受着"商贾会馆"肥酒大肉的款待,又与会馆头领结拜为兄弟。操练兵马之余,酷爱到野地里围场打猎,哪里有心思过问那么多闲事呢?

同治年间,"商贾会馆"改称为"大行",头领也改叫"总领"。办公场所,设在关帝庙的北侧,紧邻着清真大寺。

现在,东河区仍然有一条"马号巷"。据说,"大行"迁来此处之后,修起了议事大厅与南、北厢房,那时,来往的官员与商人大都骑马,所以特意建了一长溜拴马的马棚,"马号巷"由此而得名。

此时的"大行",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寥寥数人的简单机构了,办事人员日渐臃肿冗杂。总领下设会计、文牍、庶务和许多办差人员,又有文、武甲头各一人,总计25人。另外,在街上跑杂差的有十三人、内部服杂差的五人、传达二人、上街收款的四人、街头查办维修工程的二人,共计26名。

总领也不再由商人公选,几乎由几个大商号的掌柜包揽了,作风也日益蛮横粗暴。摊派款项、支应差徭,以及大行办公经费,全由总领说了算,哪个小商人多嘴妄言,必要遭受一番磨难。据说,每年光是在大行院内栽种奇花异草、喂养百灵鸽子,就要花费近八百两白银。

可见,缺乏监督的权力,是很容易滋生专横与腐败的,自古至今,屡试不爽。

大行之下分设"九行十六社"。九行,是商业的行会组织;十六社,是手工业的行会组织。

九行为:陆陈行、蒙古行、皮毛行、货店行、钱行、当行、牲畜行、杂货行、粮行。陆陈行,加工粮食的行业,包括缸房、油房、碾房、磨房、糖粉房、醋铺及酱园;蒙古行,由专做蒙古买卖的商人组成;皮毛行,由绒毛店、皮庄组成;货店行,是代客存放货物,供给客商食宿,介绍交易,从中抽取佣金的行业,由货栈、客栈及货店经纪人组成;钱行,经营汇兑、借贷、存放款项的行业,由钱庄组成;当行,收取质押物品,放债生息的行业,由当铺组成;牲畜行,经营牲畜交易的行业,包括牙纪与店家;杂货行,以自购自销为主,均设有零售铺面、购销货物有糖、布、烟、茶、海味、干菜以及各种日杂、小百货;粮行,由经营粮食买卖的粮店组成。

十六社为:忠义公立社(由制作毛毡的作坊忠义社和制作毡帽、毛袜、毛鞋的作坊公立社合并组成)、绒机社(又名栽绒社,由口袋坊、毯子坊、毛单坊组成)、鲁班社(由泥瓦匠和制铁木车的车铺及制作犁耧等农具的木匠联合组成)、六合社(由经营木材的店及木匠铺、个体木匠联合组成)、合义社(旅店业,由车马店、留人店组成)、金炉社(由铁匠炉、银匠炉、铸匠炉、铜匠炉组成)、威镇社(由白皮坊、成衣铺组成)、义合社(由黑皮坊、水胶坊、鞍子铺组成)、集义社(由鞋铺、靴铺联合组成)、义仙社(又名美格社,由染坊组成)、清水社(由粉坊、豆腐坊、豆芽坊、菜铺组成)、绘仙社(由油漆、彩画、泥塑、粉刷、裱糊的制作纸扎的匠人组成)、德胜社(由屠户、肉铺组成)、恒山社(由山货、纸坊、草纸、肥皂、麻绳、柳编等作坊组成)、公义仙翁社(由制作糕点、干货的作坊及糖坊组成)、仙翁合义社(由饭馆、饭店、烧麦馆和单干厨师组成)。

这些五花八门的行当,各显神通的商人与手工艺人,造就了老包头的空前繁荣。

当年,混迹包头商业,"行有行规,社有社法",纵使你财大气粗,纵使你长袖善舞,也要遵守一个基本规矩。此外,每逢祖师爷诞辰之日,同业之人都要相互联络,一起烧香祭拜,还要集资请戏班、办庙会,咚咚呛呛的锣鼓响彻半个包头城。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新上任不久的巡检唤来"大行"总领,郑重其事地训诫:"你可知道,这个'大行'有什么特殊意味吗?刚刚驾崩的皇帝,在尚未确立谥号之前,呼为大行皇帝。嗳,你们怎么如此大胆,竟敢擅用'大行'二字,就不怕有居心叵测之人告你们一个谮越或欺君吗?"

这此说辞,显然是“捕风捉影”,不过,面对新官的“下马威”,大行总领怎敢反驳?!

当天,总领便紧急派出差人,四处通告——"大行"从今改称"公行",此后,不许再提旧时称呼,违者严惩不怠!

商人,即使富可敌国,政治上些微的风吹草动,也足以让他心惊胆战、寝食难安!

640.jpeg

包镇公行的大门(黄翔摄于2006年12月)

640.jpeg

包镇公行的大门(黄翔摄于2015年2月)

640.jpeg

精美的浮雕早已剥落(黄翔摄于2011年11月)

光绪年间,设置口外十二厅。其中,东胜厅(管辖如今的鄂尔多斯地区)、五原厅(管辖如今的巴彦淖尔地区),与萨拉齐厅同属一级,比包头镇高一个级别。然而,这两个厅的同知(官衔)难以忍耐管辖地域的荒凉与寂寞,竟不愿到自己的地盘走马上任,而是长期寄治于包头镇。这让包头镇巡检很有些郁闷,东胜厅与五原厅的同知虽然不是自己的直接上级,毕竟也是"上面的领导"呀,长期赖在包头不走,让自己这个土皇帝的威风如何显摆。

历史,总仿佛在不经意间埋下出人意料的伏笔。当推翻满清政权的革命浪潮席卷而来,当包头镇巡检束手无策之时,寄治于此的五原厅同知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令人唏嘘的"马号事件"。

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漠南蒙古,绥远城将军坤岫与归绥兵备道咸麟感到事态的严重,急忙调兵遣将,防范革命党势力。一番计议之后,两人均觉得萨拉齐厅同知呼延庚为人软弱,在这非常时期难当大任,又考虑到包头乃是西北重要商镇,须由得力官员镇守。很快,寄治于包头镇的五原厅同知樊恩庆接到了任命状,临时兼管萨拉齐厅政务,并全权处理包头镇的军政事宜。

樊恩庆,字莜亭,虽是文官出身,却又精于技击。他寄寓包头多年,碍于外官身份,并不过问当地事务,但在包头政商两界交游广泛,很是得到众人的敬重。此次,临危受命,他一方面积极筹措饷银,收买军心,另一方面,主动拜访倾向革命的咨议局议员,释放善意。

1911年12月9日夜晚,驻防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小校场的外八旗巡防营,由管带周维藩率领举行起义,开赴丰镇、大同,支援当地的革命军。途中因内部不和,曹富章、张林等军官率领手下脱离起义部队,向包头镇挺进。

听闻此事,包头镇内的同盟会员郭鸿霖、李茂林、李士元、王肯堂等人,前去拜谒樊恩庆,希望他赞成革命,宣布包头独立。听罢众人的陈说,樊恩庆满脸欢欣,连声表达自己对革命的景仰,并敦请郭鸿霖等人前去联络革命军,进驻包头镇。

12月24日,曹富章、张林等率领二百余名革命军,斜背一条白布,列队开进包头城。奔波数日的革命军,受到了好酒好肉款待,随后被分散安置于东街的庆生店、前街的义盛店和富三元巷的三元合店。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笼罩着全城。樊恩庆乘着一顶小轿,前往革命军驻地,进行慰问。

"兄弟我虽然是个文官,却禀性直爽,喜欢交往各路豪杰好汉。今天,与各位都督一番交谈之下,真是相见恨晚。明日,天晴之后,正好可以出城围猎,也让大家看看樊某的枪法如何。各位都督革命辛苦,我打些野味,聊表犒劳之意,呵呵呵。"

"呵呵,我们兄弟先谢过樊同知的厚意了。打什么野味?不如抓紧休整,咱们一同攻打萨拉齐,夺占归化城。等赶跑了满清皇帝,要什么都有!"

一派情投意合,一派欢声笑语,樊恩庆与革命军约好,明晚在包镇公行的马号大厅,举行正式的欢迎宴会。"凡是带队军官,一定都要赏光出席呀,我还请了咨议局郭鸿霖、李茂林等人前来作陪呢,都是革命的先锋、未来的栋梁,呵呵呵。"临行之际,樊恩庆深深地作了一揖。

12月25日,天气依旧阴晦。掌灯前后,革命军曹富章、张林等十二名领队应约赴宴,出于对樊恩庆的信任,连一名护兵也没有带。同盟会员郭鸿霖、李茂林、王肯堂等人也陆续到来,大家都憧憬着革命的前景,马号大厅之上,气氛十分热烈。

大约晚上七点钟,一名仆役前来禀报:"樊大老爷下轿了"。待客主管即刻回应:"那就快往上端菜吧。"岂料,这正是预先约定的暗号。包镇公行院内,伏兵四起,涌入马号大厅,凡是看到身穿革命军装者,便乱枪射击。毫无准备的革命军首领曹富章、张林、李士聪、郝忠信等人当场中弹牺牲,李茂林、王肯堂等乘乱逃出。仓促之际,郭鸿霖躲向妙法寺灵枢宝地,却不幸遭到搜捕。

马号大厅枪响的同时,驻在东街、前街的革命军也被伏兵围歼,只有驻在富三元巷的革命军顽强抵抗,一直战斗到天明。"包镇公行"害怕双方枪击引起市面混乱,出面请樊恩庆下令让路,才使这部分革命军撤离出城。

次日,樊恩庆下令将郭鸿霖斩首,并把头颅挂到牛桥街示众。

革命党人和平光复包头镇的梦想,两天之间便灰飞烟灭了,史称"马号事件"。

然而,革命烽火已呈燎原之势,本地的革命党被镇压了,外地的革命党却冲了过来。"马号事件"的十几天后,阎锡山率领山西民军抵达鄂尔多斯的黄河南岸,准备渡河攻占包头镇。

老奸巨滑的樊恩庆又想故伎重演,佯装赞成革命,提出在南海子码头与山西民军的首领进行谈判,商议和平光复包头的事宜。实际上,是想引诱山西民军深入,然后围歼。阎锡山并未上当,他给樊恩庆写信一封,言辞颇为犀利,逼其亮出底牌。

1912年1月12日,阎锡山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和孔庚率军向南海子进攻,一路由李德懋、张树帜率领游击马队向磴口进攻。交战数时,清军谢树棠、王紫绶等部纷纷溃散。

坐镇包头的樊恩庆看到大势已去,遂于当晚率领文武官员弃城撤走。

1月13日,包镇公行的总领率领商绅代表,手持白旗,出城迎接山西民军。

阎锡山深恐手段毒辣的樊恩庆另有阴谋,由身形与自己相差无几的军官赵戴文伪允都督,带队开入包头。刚进南门不久,路旁忽然冲出人来,对准骑在马上的赵戴文,举枪射击。早有防范的军人一拥而上,当即制服刺客,赵戴文吉人天相,居然毫发未损。

入城之后,阎锡山将行辕设在官场店(位于今天的解放路上),随即发布安民告示,宣布包头光复,布告之上的署名为"秦晋蜀北伐先遣军大都督"。实际上,随行的兵丁几乎已经是他全部的家当,刚刚攻下的包头镇,也是他唯一可以发号施令的地盘,实在配不上那么响亮的署名。不过,英雄,特别那些刚起家的英雄,总是擅长虚张声势的,否则,难以成就日后的霸业。

夺得这座西北商业重镇之后,阎锡山开始了新政权的建立。他将包头、东胜、五原三地合并为"包东州",委任大佘太巡检杨守信为州官,在草市街设立衙署办公。此后,"一切地方改革要政,以及练警、筹饷、治安、保民等事,旬月之间,悉已就绪"。

阎锡山还特意挑选一个晴朗的日子,为"马号事件"中殉难的郭鸿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

这一举动,让包镇公行的总领等人惊慌不已,深怕阎锡山借机追究自己的责任。于是,赶忙督促各家商铺筹款捐货,热情慰问山西民军,同时将八千两的办学基金,借给财务拮据的阎锡山,用于发放军饷。阎锡山大为满意,许诺包镇公行依旧行使某些行政管理特权,并严令入城军人不得骚扰与欺凌商户。

那些日子,阎锡山求贤若渴,多次亲临拜访包头镇上的各类人才,从旧官僚到留日归国学生,从江湖好汉到死人沟的丐帮,统统许以高官厚禄,招揽到手下。

包头镇上以商人居多,并不愿意投身军旅,山西民军招兵买马的计划,受到挫折。情急之下,新近投靠阎锡山的江湖好汉李德懋、刘长毛,前往城内的死人沟,打开监狱大门,将罪犯尽数收编,又鼓动丐帮弟子入伍,"等革命成功了,当兵的都封大官,最小也得是个包头镇巡检"。

阎锡山的山西民军,只在包头镇驻扎了不到一个星期,随后向东进发。

1月17日,山西民军顺利攻占萨拉齐。休整数天之后,又向归化城与绥远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旧城与新城)挺进。

绥远城将军坤岫有些慌神,急忙派遣最精锐的蒙古新军,前去迎敌。双方部队在刀什尔村遭遇,山西民军凭借人多势众,拼命冲杀,打得素以凶悍著称的蒙古新军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混战之际,蒙古新军管带看到山西民军阵营中有一名军官,跨着一匹黑色骏马,一手执红旗、一手举短枪,高声呐喊,冲在前锋。于是,他招来十二名神枪手,瞄准这位军官连发齐射。本已胜券在握的山西民军,突然失去前敌总指挥王家驹,顿时变得群龙无首,纷纷退了下来。

天色渐渐暗了,蒙古新军管带心中越来越慌,担心山西民军趁夜突袭,自己与手下的弟兄们怕是要"马革裹尸"了。

然而,一夜平安。原来,阎锡山听闻南北议和消息,深恐自己远离山西而被别人捷足先登。于是,下令山西民军停止东进,转而向南攻下托克托城。

2月7日,阎锡山率领山西民军从托克托城向太原进发,从此开始了他"山西王"的跌宕生涯。

阎锡山返回山西之后,清军重新占领包头、萨拉齐等地,大肆反攻倒算,搜捕革命党人。在"马号事件"中侥幸脱身的王肯堂,虽然已随阎锡山离去,清军却不肯善罢甘休,将他在召梁的家产悉数抄收,连门窗也脚跺刀劈得稀烂。

不久,南北议和告成,宣统皇帝宣布退位。

1912年4月,萨拉齐厅改为萨拉齐县,包头依旧是其管辖下的一个镇。

北京城内,皇帝换成了大总统。包头镇上,日子照常过着,商铺照常开着。然而,公行总领最近常有些不安,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踱出包镇公行的大门,走入喧哗热闹的市场。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心底的踏实与莫名的兴奋。

听说,萨拉齐县长新近任命了一名包头镇巡检,不知何时到任,包镇公行的权力还能不受影响地延续下去吗?

从马号巷西望,红红的夕阳,正在缓缓落下……

1912年,包头镇废巡检,改设巡警局。巡警局长年轻有为,更看到了这片富庶之地所蕴含的发财机遇,开始强化自己手中的治安权力。毕竟,巡警局才是真正的国家机构,包镇公行只得将象征官府威风的虎头牌与水火棍收了起来,几十名招募而来的乡勇也陆续遣散。

1915年,包镇公行改为包头镇商会。从此,专心于商家的管理与协调,不再过问那些本属于官府管理的各项社会事务了。

640.jpeg

包头镇商会合影

1926年,包头镇改置为包头县。随着地方管理权力的日益深入,商会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沦为在县长门下效力的一个小小办事机构。

1935年,包头商会的九行,改为了十二个同业公会:钱业公会、当业公会、牲畜业公会、粮业公会、皮毛业公会、杂货业公会、药材业公会、货店业公会、蒙古业公会、油酒米面业公会、干粮市口店业公会、河路店业公会。

640.jpeg

640.jpeg

1937年,侵华日军占据包头。商会在刺刀的威吓之下,成了日本人掠夺资源、榨取商家的工具,饱尝了亡国奴的辛酸滋味。1940年,商会会长董世昌、副会长郗相国、秘书裴会等人被侵华日军认定"勾结中国军队,破坏大东亚共荣",惨遭杀害。

终于,迎来了解放。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政府,对这些由"剥削劳动人民剩余价值"的商人们所组织的自治机构很不在意。权力,是要归国家全部拥有的,由政府官员主导的包头市工商业联合会,很快取代了旧式商会。

1951年,包头商会的末任会长覃锡树,当选为包头市工商业联合会的主任委员。此时,他所经理的广恒西店铺已如摇曳在风中的火烛,并在1956年的‘公私合营’大潮之中,彻底熄灭。

640.jpeg

包镇公行旧址(黄翔摄于2021年4月)

"商贾会馆"、"包镇大行"、"包镇公行"、"包头商会",经过几百年的更迭,最终谢下帷幕。商人的自治,曾经成就了老包头的商业辉煌,创造了无数的商界传奇与商界精英。

然而,商人,有着思想上的局限与意志上的薄弱,最终,他们的权力是要被政客(真正的"狠角色")所接收的。十五世纪,被称为"商人共和国"的欧洲水城威尼斯,从繁盛到没落,就是最好的例证。

今天,位于马号巷的"包镇公行"依旧残存。然而,院内拥挤着许多低矮破旧的贫民屋,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堂皇。只有那座门面,还可以让人隐约感到曾经的气派。

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副楹联"商业发展冀九行同臻进步,万事整饬愿各社咸与维新"。

这副楹联,仿佛将时光凝固在了清朝末期,维新方兴未艾,革命尚未到来,包镇公行的势力与影响,正达到了顶峰……

640.jpeg

包镇公行大门的对联(黄翔摄于2015年2月)


来源:家乡的记忆


发表于 2021-7-23 09:00:12 爱上包头APP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听一段故事,了解一段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4-25 19:57 , Processed in 0.0468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