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联盟 发表于 2018-11-28 14:43:35

40年,5万份,从光绪年间报纸到现代大事件报道,包头下岗职工集报成自治区“之最”


提起申雨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提到他热衷集报40年,集报种类达一万种、数量达5万份,人们就会咂舌称赞了。2011年起,申雨林先后28次在内蒙古地区举办老报纸展,将自己多年的心血展示给观者,表达对知识的崇敬,数十万观众观看了申雨林藏品。目前,申雨林的“红色记忆——老报纸”收藏馆开在钢铁大街财富中心23楼,为昆区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昆区商务局党总支协办,包头市西格美烨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全程支持,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老报纸收藏馆。收藏馆于2015年9月开馆,目前接待参观者达数十万人次。申雨林本人为包头集报联谊会会长、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理事。

剪报,少年时代的唯一爱好申雨林出生于1963年,当那个年代的小男孩漫山遍野地跑着也找不到什么绝佳的玩具时,申雨林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申雨林的父亲在包九中上班,没事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到学校图书馆看报纸、看杂志。“人们读书看报基本不保留,看完就不要了,他们不要,我就拿回家,把喜欢的文章剪下来。我喜欢写作,文章里的好句好段我就多读几遍。然后用在我的作文里。”
“那时住房紧张,家里孩子却不少,兄弟姐妹时候会取笑我净攒些没用的‘破玩意儿’占地方。”可是申雨林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安静地坐在那里剪剪贴贴地享受这别人不懂的快乐。

集报,青年时代开始走上正轨1987年,申雨林考入四川工业学校。基于对书报的热爱,他牵头和几个同学创办了学校的校报《星火报》。“因为稿件缺乏,我就想起家里那些年积攒的好文章,于是假期就带着大包的剪报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学校里有一位酷爱集报的学长对我说,喜欢集报以后不要剪,全部收集起来收藏更有意义。”申雨林从此开始正式步入集报正轨。
真正集报之后才知道,原来集报是一项很多人都热衷的有趣的事,期间,他结识了很多集报爱好者,并开始相互交换交流。也是从那时起,他和朋友们交换来了许多有价值的老报纸。
爱好,永不放弃
从四川工业学校毕业,申雨林回到包头,在东河皮革厂做了一名技术工程师。工作之余,大量的时间用于集报,无论是厂矿、机关自办的报纸,还是市面上出售的市井小报,申雨林都刻意收藏。他的藏品里至今还保留着包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市场上出售的小报达几百种。他说,这些已经绝迹的报纸在当时是没有刊号的,但是却真实地记录了包头当时的市井人情。申雨林的妻子在医院工作,曾担心油墨气味对身体不好,但是丈夫的唯一爱好又不能不支持,所以,他家凡是能放报纸的地方都被申雨林塞得满满当当。“结婚这三十来年,她每天都是闻着油墨味生活,如今已经习惯了。”现在,妻子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支持他,出去办展览,妻子只要有时间就会全程帮忙。申雨林说,集报这个健康的爱好最直接的受益者应该是儿子,儿子从小闻着油墨味出生长大,所以酷爱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一路奔向锦绣前程,这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最大的骄傲。其实,早在2002年,申雨林就从皮革厂下岗,他只能四处打工,经济条件虽然差,但爱好不能丢。“有些报纸需要从收藏者手里购买,这些年,花了不少钱,但是我花钱买到的是宝藏。”
宝藏,记录时代的进程与世界的变迁
申雨林一直视这些不可复制的老报纸为宝藏,因为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变化、记载着世界的变迁。“红色记忆——老报纸”收藏馆约200平米,分11个主题展区,最重大事件的记录是“两弹一星”展区,记录了我国原子弹从研究到成功的大事件;“钢铁脊梁”记录了包钢集团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尤其是一号高炉周总理剪彩多家报纸的报道,申雨林都全面收藏着;上世纪60年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轰动一时,多家报纸先后写出大量文字报道,申雨林广泛收藏,在全国集报范围,他关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报道是最全的,其中最为显眼的是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最鲜艳的花朵》。
藏馆里最老的报纸是清光绪年间的《申报》距今已有140年;最让引以为豪的是民国八年的《西北实业报》,据多方考证,《西北实业报》为《内蒙古日报》前身,申雨林曾带着它出席央视“鉴宝”栏目,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誉。申雨林说,他所收集的报纸有一些已经成为文献类典籍,还有一些已成为文物。走进申雨林的老报纸藏馆,200平米展馆、11个展区,琳琅满目的新老报纸足以让人应接不暇,这些报纸大至一个版面几米长,小到如一元硬币大小,丝绸报、银质报、雨伞报……但申雨林说,这才是他藏品的冰山一角。“展馆展出的新老报纸共300多份,而我收集的藏品已达5万份之多,想要一一展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期间,申雨林一再表达着对西格美烨物业公司免费提供展馆场地的感激,同时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参与进来,共同将这份文化事业做起来。近期,《内蒙古日报》成立70周年大庆,申雨林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让他感慨万端,目前,随着媒体事业飞速发展,报纸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但收藏价值日益凸显。“我希望我的收藏和展示能给观看者带来收获。”申雨林说随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藏馆观看收藏,他将逐一为大家讲解报纸所记录的时代变迁。作者: 夏 至(自由发·发现者联盟签约作家、自由发APP文化在线频道签约内容创作人)夏至,资深媒体人,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字,笔耕不辍,有职业病,写字有瘾。

孟锦惠 发表于 2018-11-28 14:53:50


浩浩浩hao 发表于 2018-11-28 22:54:21

厉害了

。。。。 发表于 2018-11-28 23:34:12


赤色十月 发表于 2018-11-28 23:44:46

申老师好厉害

心寒如冰 发表于 2018-11-29 07:22:03


南城北巷 发表于 2018-11-29 18:01:20

琳琅满目

背时 发表于 2019-12-4 11:15:22

牛人!

市民戊戍戌 发表于 2021-12-26 17:51:33

:P

写意东风事 发表于 2022-1-15 23:52:4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40年,5万份,从光绪年间报纸到现代大事件报道,包头下岗职工集报成自治区“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