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供 发表于 2021-9-28 08:54:46

历史留痕!包头大发街往事之多情的大洋桥...>>

桥边歌唱的小姑娘
你眼角在流淌
你说一个人在逞强
一个人念家乡
——歌曲《桥边姑娘》

大发街只有一条河槽,河槽上有两座桥——大洋桥、吊桥。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这条唯一的河槽叫做“大河槽”,把这座桥叫做“大洋桥”,这很容易让外面的人以为,还有小河槽小洋桥或别的河槽别的桥。

为了便于掠夺煤炭,日本侵略者在大河槽西侧,铺设了一条运煤铁路。这条铁路通到旧石拐火车站,是石拐沟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矿务局的退休老干部张科,11岁时随父母来到大发,他年轻时在大发窑窑口旧址上干活,还曾挖到过铁轨。后来的大发街马路,就是在这条铁路拆了以后的路基上修建的。大发街的根基如此铁硬,不亚于包头市的钢铁大街。与此同时配套建造了一座横跨大河槽,连接召沟煤矿、大发煤窑和运煤铁路的钢筋水泥大桥,桥上可以行驶拉煤的汽车。西头桥面上,清晰地留着几枚大头皮鞋脚印,据说是建桥时,日本兵在水泥未干时踩下的。大发人一直叫它“大洋桥”。这座桥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暴雨山洪的冲击,依然稳固坚挺,到现在还是连接大河槽东西两岸的纽带,照常可以行人过车。



大发洋桥
厚重敦实的桥墩上,沉甸甸地扛着大发游子的思念。

桥西头南坡下是冰棍儿厂,我小时候,一根白糖冰棍二分钱。我们这一代大发小孩,对卖冰棍的那几位阿姨,和她们统一标配的,白色长方形冰棍箱子非常熟悉。冰棍儿一出厂,阿姨们挎起冰棍箱,立马出发,没等上了大洋桥头,就开始扯着嗓子喊“冰、棍儿——”。不用看就知道是哪位阿姨来了,好像声音尖细的阿姨瘦小,声音低沉的阿姨稍胖,还有一个阿姨爱出汗,总是一边擦汗一边卖冰棍。如果你在家里听到冰棍儿叫卖声,赶忙跑到街上时,第一个阿姨就已经过去了。不用着急,第二个阿姨马上就到。她们急匆匆地边喊边走,是怕慢了冰棍儿会化掉。那时没有冰箱,就是有,也不能挎在肩上。卖冰棍儿的工作,不仅费嗓子,还费腿。
后来冰棍儿厂有了高端产品,冰砖、牛奶雪糕和花脸雪糕。但阿姨们还是喊“冰、棍儿——”。我女儿出生后,我父亲得了白癜风病,脸上一片白一片黑。他每天把孙女带在三轮车上买花脸雪糕给她吃,孙女说爷爷也是“花脸雪糕”。

你是否还记得,大发街的花脸雪糕多少钱一块吗?

“冰、棍儿——”的叫卖声,给了大发街的夏天,无限的凉爽。它至今还时常在心中、在梦里、在游子天涯海角的异乡,清晰而韵味悠深地响起:

“冰、棍儿——”......

“冰、棍儿——”.......

夏天的大河槽,花草连片,清流涓涓。夜幕低垂的傍晚,从二零九、五居民、张英店、俱乐部、大洋桥、青楼、三角地到矸石山,孩子们筑坝,和泥,嬉闹的不亦乐乎。女人们洗衣服、扯闲话,家长里短,忘了烦忧。常有山洪爆发,激荡的洪水中,偶有从上游农村冲下来的猪羊。每逢这事,便有大胆的男人跳入洪流争抢、打捞。
贫穷也能让人奋不顾身。

洪水大的时候,能漫过十几米高的大洋桥,惊恐万状,令人不寒而栗。

到了冬天,河槽里冰面如镜,反射的太阳光刺的眼睛疼。下午放学后,凿冰块、抽毛猴、滑冰车、摔跤、打滑溜擦,弄湿了棉裤棉鞋,不敢回家,跑到河槽边上的百货公司里烤炉子。大家争先恐后都往火炉跟前挤,个大的挤开个小的,男孩子挤远女孩子。矿二小的学生人多势众,常常把大发小学的学生挤退,还大声挑衅:“大发老板,屁股崩展。”

爬树掏鸟蛋、上山抓兔子,去田里偷玉米、土豆,在河槽桥墩下点火烧着吃。一年四季,大河槽里欢快地流淌着大发街的青春活力。

我们的童年是在父母放养的自由无羁中度过的。

大发百货公司不仅为大发街居民供应生活物质,也是周围农村的商贸中心。旁边是国营食堂,对面是俱乐部,集购物、餐饮、娱乐一体,相当于现在的万达购物中心。大发街被誉为当时石拐沟的小香港。

我的一个邻居阿姨,在百货公司上班,我参加工作时买的上海牌手表,就是妈妈找这位阿姨特意留下的。那时手表属于紧俏商品,妈妈算是“走后门”。百货公司里面永远熙熙攘攘,来的人却不都是花钱买东西的,哪有那么多钱?柜台里面年轻漂亮的女售货员,是青年矿工们心仪的对象。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对缺衣少食的孩子们,有着魔力般的吸引。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歌曲《童年》


如果说,炮楼山是狂野的,是大发少年的一个主要的嬉戏之所,那么,大洋桥则是多情的,是大发青年谈情说爱的浪漫之处。

从煤一代到煤二代,大发街的哪一对情侣没有携手走过?

白雪覆盖的桥面上,那一行行缠绵的足迹;蛙鸣悠扬的桥墩下,那一阵阵呢喃的情话。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大发街的小伙子形容姑娘脸蛋儿漂亮,叫“盘儿亮”,形容姑娘身材好,叫“好条子”。“盘儿亮”且“条子好”的,叫“细细”。

大发街的姑娘不论细不细,绝对不矫情,说话也喜欢称爷,“爷说行,才行。爷说不行,就不行。”称爷的习惯保留到现在,每每发小同学聚在一起,不论男女都是“爷”。
亲切!

大发姑娘,在那条小街上,你们永远“条儿好、盘儿亮”,永远是“细细”。

大发老乡,咱们永远都是那条小街上的“爷”!

来源:家乡的记忆

小猛 发表于 2021-9-28 09:35:19


市民戊戍戌 发表于 2021-9-28 09:39:13

:victory:

芮and然 发表于 2021-9-28 09:45:37

历史

老猫咪 发表于 2021-9-28 10:26:30


翠爱包头 发表于 2021-9-28 10:46:07

涨知识

深街酒肆 发表于 2021-9-28 11:26:24

具体位置??

漫天飞舞的沙 发表于 2021-9-28 11:27:47


茉莉清茶 发表于 2021-9-28 12:18:38

赞赞

Angelemily 发表于 2021-9-28 12:50:09

:victory: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留痕!包头大发街往事之多情的大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