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戴 发表于 2021-9-22 09:16:21

追忆包头旧石拐!旧石拐大洪灾、石拐的三度迁移...>>

1958年7月25日深夜,狂风骤起、乌云翻涌、电闪雷鸣。一阵震耳欲聋的霹雳之后,蚕豆大的雨点从空中砸了下来,接着,天仿佛被捅开了一个大窟窿,不住地倾下雨来,不是雨线、不是雨帘,而像汪洋倒覆。
黎明时分,西沟的洪水先汹涌而来,巨浪犹如黑山,咆哮而过。西沟洪水冲入旧石拐的长街,房屋像豆腐一般被冲毁,人与牲畜像蝼蚁一般被吞噬。
不久,更为凶猛的山洪从正沟袭来,两股暴虐之势在旧石拐汇合,横扫一切。侥幸逃到西梁上的人们,俯望脚下的河道,洪水之上漂满了屋梁、棺木、家俱,浪头上的死尸,被激流剥去衣物,白花花的瘮人。
这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冲毁了大半个旧石拐,木器厂、国营食堂、新华书店、百货公司、公安局等被夷为平地, 20000多亩农田被淹,427户居民受灾……
痛定思痛,这场洪水,虽是七分天灾,也有三分人祸。
旧石拐老街的北端,是西沟与正沟的交汇之处,西沟之水从西向东而来,正沟之水从北向南而来。
每遇山洪暴发,较短的西沟洪峰先至,擦过旧石拐北侧,转入正沟。西沟洪水的势头是指向东侧山梁的,充其量只能威胁到旧石拐的最北侧。
不久,较长的正沟洪峰也汹涌而来,此时,西沟洪水已在河道之中形成天然水墙,迫使正沟洪水的凶暴之势也发泄向东侧山梁,从而保全了西侧的旧石拐。

石拐与河道的位置示意图
然而,那些年,人们改造自然的热情过于澎湃,"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1958年,在河道之上,修筑起长长堤坝,这道堤坝过于蔑视大自然的力量,将原本宽阔的河道束为窄窄一条,还美其名曰"向河道夺取良田"。更要命的是,竟在旧石拐北端建起了一座"便民工程"——双孔桥,桥身用石块、水泥、钢筋所筑,十分坚固,桥孔却低矮而狭小,过水量有限。
1958年的洪水,像往年一样先由西沟涌来,却被双孔桥阻塞了去路。于是,一部分山洪被逼转向,冲入旧石拐老街,另一部分山洪虽然勉强漫过桥面,冲入正沟,却是势力锐减。当正沟洪水咆哮冲来,拦阻它的天然水墙有气无力,放任它沿着河道西岸,肆无忌惮地洗劫了旧石拐。
从解放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我们却经历了无数的"百年一遇"、众多的"千年一遇",还有不少的"史上未有"的"自然灾害"。难道,这真是一个令人眼界大开的幸运时代?!
老天,也有含冤之时。
有过错,并不可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过错,却视而不见,待到山穷水尽,终将追悔莫及。
就在那一年,那座由日本修建的素称坚固的石拐铁路大桥,垮塌于咆哮的山洪之中,被泥沙深埋于河床。

十天之后,又一场洪水侵袭而来,犹如惊弓之鸟的人们逃上了西侧高梁,却眼睁睁看着那座300多年的古戏台被连根拔起,瞬间消逝。
不久,石拐的机关与居民,大多迁至东梁的高地之上。从此,有了石拐与旧石拐的称谓。从此,旧石拐由繁华走向衰落。

远望石拐——高楼林立

石拐的俱乐部
如今,石拐矿区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
石拐区有了新的发展规划,政府机关从阴山深处迁至阴山南麓,建起了“喜桂图新区”。
于是,东梁之上的石拐也日益没落,旧石拐则更是陷入一派寂寥。
云,从阴山的上空飘过,悠然带走了曾经的记忆……

来源:家乡的记忆

平安吉祥 发表于 2021-9-22 09:24:01

666

小木 发表于 2021-9-22 09:27:12


沧海桑田 发表于 2021-9-22 10:16:43


殇城之恋 发表于 2021-9-22 10:18:18

666

金利 发表于 2021-9-22 10:20:10

2

高丰 发表于 2021-9-22 10:21:43


浩铭 发表于 2021-9-22 10:46:48

666

宋宝 发表于 2021-9-22 10:53:01


Starseven 发表于 2021-9-22 11:05:41

历史的变迁说明时代的进步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追忆包头旧石拐!旧石拐大洪灾、石拐的三度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