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的蛋黄 发表于 2020-10-19 09:10:07

山东苏氏- - 蒙古族后裔



自元末明初,元朝皇室后裔的始祖爷钢锸公在元朝崩溃的硝烟中,弛马挥锸杀出一条血路,以苏姓隐居到山东西南部的黄河南岸开始,苏氏蒙古族至今已经承受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遥想过去,始祖爷虽然没有实现重整元朝河山的宏伟愿望,而战乱之后,在当地招募乡兵,积极屯垦,拥兵自保,爱民如子,很快成了远近闻名受人敬重的一方富豪。翻开苏氏蒙古族家谱,查看苏氏后人,竟也是人才辈出,功绩显赫。家族始终不忘祖根,逢年过节,众族人在家庙内虔诚地焚香跪拜,大门二门必浓墨重书:“基开蒙古有元世,家传基业占濮阳。”“昔为元朝君亲,今为苏氏始祖。”今开通“山东苏氏蒙古族”博客,意在搭建一个家族后人团结交流的平台,只要是你是元朝皇室后裔始祖爷钢锸公的后人,无论你是男女老幼;无论你现在贫富贵贱;无论你身居在偏僻乡村;无论你身处繁华都市;无论你身飘泊在异国他乡;都可以到“山东苏氏蒙古族”博客来畅所欲言,题材、体裁、风格不限,内容以家族团结友爱、激励奋进为主,以展示家族历史、缅怀祖先为辅,用朴实的心灵诉述,可以是爷爷奶奶讲述的家族故事,可以是亲身亲历的家族探亲游记,等等,让社会和世界都来关注了解比较特殊的“苏氏蒙古族”!


    山东苏氏蒙古寻根祭祖纪事(转)


   “2003年成吉思汗春季大祭时,山东苏氏蒙古派代表到成吉思汗陵祭祖。”这一决定是山东菏泽蒙古学研究会、山东苏氏族代会共同商议决定后由族代会会首苏贵轩宣布的。三十几代人的梦想,六百三十五年漫长的岁月,在新世纪的初始,山东蒙古苏氏族人就要回大漠寻找祖根和祭奠祖宗了。临行前的工作周到而稠密:(1)准备好元朝义王遗像,让他回成陵与祖宗们团聚;装上一套蒙古苏氏族谱。(2)准备义王子孙在明朝各级官府任职时的着装绘像。(3)整理好山东蒙古苏氏文物拓片和图片。包括墓碑、司马桥碑、神道门碑、石羊、石马、石人等40余幅。这些是成陵之行的必备品。


恰巧,成吉思汗研究所,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向山东蒙古人发出了邀请。2003年4月17日早6点,山东蒙古苏氏祭祖代表团一行五人迎着朝霞坐车出发。一路上几个人畅谈着族事及祭祖时的构想,别提心里有多么的自豪和快乐。经北京、张家口、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终于到达了鄂尔多斯市。当晚我们受到了成吉思汗研究所所长那楚格先生、李振文先生的盛情招待,我们代表山东蒙古苏氏族人以及这次来祭祖的族人向成吉思汗研究所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4月18日早晨,我们又坐车向向往已久的成陵出发,车行驶约40钟,我们看到了巍然屹立的一座庄严宏伟蒙古包式建筑群宫殿—闻名遐尔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成吉思汗研究所所长那楚格把我们安排在成陵宾馆,晚上,又举行宴会招待我们的代表团。宴会上,朝鲁盟长、成吉思汗陵管理局钱世明局长,以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编导们,一—向我们敬酒并合影留念,特别是内蒙古日报社的高级记者,巴拉吉尼玛先生对我们这次祭祖更是作出了特别大的支持和帮助。


苏氏代表团祭奠太祖成吉思汗,4月19日即农历的三月十八日,苏氏代表团祭奠太祖成吉思汗。在那所长讲解陪同下来到成吉思汗陵园广场,首先看到的是挂着五色小旗的两根三叉铁矛的旗杆,这就是希望的象征—“黑慕热”,可译为“禄马风旗”,也可以理解为“天马、希望之马”,在鄂尔多斯,凡是蒙古人家门前都竖立着这样的旗杆。三叉铁矛的两根旗杆上挂着两面布旗,其上印着九匹凌空腾飞的骏马图案。两根旗杆中间拉着细长羊毛绳,上面挂着蓝、白、红、黄、绿五色小旗。那所长介绍,蓝色象征苍天,白色象征乳汁,红色象征生命,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草木,喻示着游牧民族与天地自然的依存关系。拾级而上,抬头望去,看到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白色牌坊前,耸立着高大而威风凛凛的太祖成吉思汗骑马铜像。这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纵马驰骋,所向披靡,威震八方,震撼世界,戎马一生的写照。其牌坊上横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成吉思汗陵”五个金色大字的牌匾。走过白色牌坊,在苍松翠柏之间,展现出一条通往成吉思汗陵宫的宽敞整洁的石步道。每段以九级台阶组成,据那所长介绍一共有九十九级台阶。蒙古族认为“九”是吉祥之数。走到九十九级吉祥如意台阶的尽头,在蓝天绿草之间,三座互相连接的蒙古包式陵殿巍然屹立,洁白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色琉璃宝顶辉煌夺目,中间挂着“成吉思汗陵”立体匾额,独具蒙古民族特色。陵殿分为“正殿、寝宫、东殿、西殿和东西过厅六部分。步入古朴而又高雅的正殿,迎面是一尊汉白玉精工雕刻而成的成吉思门坐象。座像刻画出成吉思汗魁梧的身材和顽强的体格,望上去他那慈祥的面容和宽额的眉头,深谋远虑的伟大气质。太祖成吉思汗雕像身后,是辽阔无比的成吉思汗“四大汗国”疆域图,两侧陈列着成吉思汗用过的宝剑,蒙古将领头盔。进入寝宫,里面供奉着三顶黄缎宫帐式的灵包,下面形状是桃儿形,上面是葫芦形,象征福禄祯样。中间的大灵包安放着三个灵柩,正中供奉的是成吉思汗和夫人古日勃勒津哈敦。右边灵包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夫人呼兰哈敦。一盏巨大的酥油灯点燃着吉祥如意的光芒,长明不息。长长的供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供品,祭祀用的神物及银制品。


祭奠太祖成吉思汗的仪式开始,山东代表团皆跪在太祖的灵前,献上哈达、供品、香火,酒,茶,在包前祈祷的时候,由达尔扈特人为我们祝福:所祝福的语言是蒙语(因山东蒙古苏氏长期居中原地区,听不懂蒙古语),那所长在一旁为我们用汉语译了过来,大体意为:


从今年的今天,到明年的今天,无病无恙,天灾无难,无忧无愁,无悔无怨,吉祥如意,益寿延年,心想事成,幸福平安!


祝福完毕,献酒,每人再分享供品,在寝宫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画着成吉思汗称汗图,展示了成吉思汗经过南征北战,终于统一蒙古高原,图上有蒙古各部首领们在鄂嫩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大汗,共戴成吉思汗尊号,举行即大汗之位的庄严仪式,建立了大蒙古国的盛大场面。图中成吉思汗与夫人孛尔贴格勒真端坐中央,两边是刚被分封的黄金家族成员和九十五位千户官员,反映了成吉思汗待人的仁慈,广招人才,文才武将纷纷众集于旗下的场面。走到西过厅时,看到了陈列的铜制火炮,刀剑等蒙古大军用过的兵器,蒙古银币、银制腰牌,成吉思汗的圣旨碑文文物等。据那所长讲银圣旨牌和腰牌是元朝发给诸王或使臣的特点通行证。元朝疆域辽阔无比,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驿站、驿道。按照驿站制度规定,凡通过驿站者,给以玺书,遇有军务等紧急传旨者,朝廷给发金银圣旨或腰牌,上面有畏兀儿字或八思巴文字,说明身份,以使驿站验证,来到西殿,看到了供奉着成吉思汗吉劳(鞍辔)白宫,胡日萨德格(弓箭)白宫和宝日温都尔(圣奶桶)白宫。吉劳白宫是成吉思汗八白室之一,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鎏金银马鞍和蒙古末代皇帝林丹汗为成吉思汗特制的马鞍。两者堪称为蒙古历史上的文物精品。胡日萨德格的弓箭,弓套等遗留的圣物。弓箭是古代蒙古人最擅长用的兵器,平常狩猎用弓箭来捕杀猎物,征战时弓箭以射程远,杀伤力强等特点,在古代战场上,始终是主要兵器之一。蒙古人视为圣物而供奉。宝日温都尔白宫也是成吉思汗的八室之一,里面供奉着宝日温都尔圣奶桶。宝日温都尔奶桶用红檀香木精工制作而成,它是成吉思汗当年在客鲁伦河畔,扯起了巴图吉鞍(永固的线绳),宝日温都尔奶桶里盛放着九十九匹白色骡马之乳,亲自向长生大祭洒鲜奶,举行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的圣物,世代相传至今。瞻仰完西厅后来至东过厅,东过厅主要陈列着各个年代拜谒者为成吉思汗陵上供的银制用具。东过厅壁画介绍了成吉思汗与他的后继者经过70余年的艰苦征战,建立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众多的边疆各少数民族第一次投入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为此,他们喜气洋洋,载歌载舞,表现出无限欢乐的心情。走过东过厅来到东殿:东殿里安放着一座金顶灵包,供奉着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和夫人伊希哈敦唆鲁和帖尼。这对夫妇毕生为蒙古民族的统一和繁荣,肝胆相照,呕心沥血,给蒙古社会养育了第四代皇帝蒙歌与第五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唆鲁和帖尼,素以聪明能干著称。1232年拖雷去世之后,她抚育诸子成长,统领并团结众部,励精图治,含辛茹苦,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走出神圣的太祖宫殿,来到了“苏力德祭坛”,在成吉思汗陵宫南供奉着成吉思汁的军徽一镇远黑纛苏力德。“苏力德”是蒙古语,意为军旗。就是所向无敌的战神。据那所长说,成吉思汗在一次战争中失利之后,万般无奈,取下马鞍,朝天捧着,跪拜长生天,并大声疾呼:“长生天啊父亲,救救我吧!”突然空中一声巨响,降下一柄神矛,落在枝叶横生的大树上。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取下来,许下口愿说:“准备一千匹驿马,一万只全羊供奉!”遂将九九八十一匹黑色公马鬃,编成缨子,将神矛装饰起来。一万只全羊一时来不及凑足,就用九九八十一只全羊,每只带一只蹄子供奉。并许下不足部分由长生天差下苍狼,到蒙古人的畜群里如数捕获。从此,成吉思汗百战百胜,横扫欧亚。太祖成吉思汗军徽苏力德,上端是铁制两刃矛头,安柄处固定白银制作的圆盘,其边凿上九九八十一个孔眼,用黑色羊皮熟制成皮条,系上黑色马鬃。下端是矛头柄。用笔直的果松木制成。苏力德是一柄一丈三尺五寸长的主纛和四柄九尺长的陪纛组成,插在中间的有孔石头座上。其柄外不定期要穿上缝制好的一层黄缎衣服,用公马鬃搓成绳子将主纛与陪纛连在一起,这样陪纛成为加固主纛的四条腿,所以称“四腿黑纛”。苏力德是长生天赐给的神矛,成吉思汗非常敬重,一年四季不论昼夜,永远仰望苍天,日月相照。在东展厅有兴观看了太祖当年出征时用过的“洪声烈性红号”。“红号”,蒙古语称为“乌兰布利耶”,烈性红号作为圣物每年都有很多次祭尊。“黄车”,黄车是当年拉运成吉思汗灵柩的吉祥之车。它的外型象牧民的勒勒车,只是大得出奇,车辕比普通车长而宽。据那楚格所长介绍,每逢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之日,将圣主的灵柩请入胡日萨德格(弓箭)宫帐,请到黄车上,用两峰骆驼拉着去祭祀之地进行隆重的祭尊。“八白室”,成吉思汗去逝后,被推崇为蒙古民族杰出的领袖,受到敬仰和祭奉,为了便于祭奉成吉思汗专门建立了成吉思汗八白室。即(1)成吉思汗与勃儿贴哈敦灵帐白宫。(2)呼兰哈敦灵帐白宫。(3)古日勃勒津高娃白宫。(4)溜圆白骏。(5)宝日温都尔白宫。(6)弓箭白宫,又称胡日萨德格白宫。


和尚是宽彻普化季子,排行六。在至正二十八年即1368年7月末明军开始北伐。义王和尚面对起义军风起云涌,元军节节退败的形势,不得小思之未来。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帝御清宁宫,集三宫后妃,皇太子妃等,开建德门北奔。当京城被破之时,和尚即先遁,不知所向。这不完全是他个人所为,留都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系义王和尚叔父,当时淮王看到顺帝北奔,将帅反戈,子侄全部战死,唯和尚在自己身边辅佐,眼下明军攻势猛烈,朝廷危在旦夕,与其一起坐以待毙,不如令其侄子远走逃生,或许可以留下一支根苗。所以,淮王即命和尚去僻静之处,拥兵自保,维持生计。和尚[先遁]在当时是个秘密行动,所以《元史》不可能详记,只记下了“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几个字,那么,和尚究竟遁到那里,史无下文。但是,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所撰《曹州府志》第二十二卷,载有这样的一段话:“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至兵部侍郎”。古濮州,今鄄城县。由此可见鄄城蒙古苏氏是元朝蒙古人的后裔,其祖为元廷官宦,级至四品。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蒙古孛儿只后斤氏的义王和尚,怎么会与苏氏之祖苏克明同为一人呢?在《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子孙》中反映了这一史实。文章说:义王和尚来到濮州后,收集人马,拥兵自保,听到首都失陷,淮王殉难,和尚晕厥倒地,良久方苏。自此,改称苏姓,起汉名克明,意为死而复苏,克明复国。以上文章所载内容,虽有一定传说性质,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客观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战乱时的实际情况。致此就是山东苏氏蒙古始祖克明的由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秘书长杨·道尔吉在这次观展中按图象把苏氏祖先中的官员一一给大家。当介绍到苏B时说,就我们蒙古族在明朝时期,这是参政最高的官员。


这次展出前呈盟鄂尔多斯日报社的支持,在报纸上发表了山东蒙古苏氏旗人六百三十五年寻根,祭祖文全文见报,在此蒙古苏氏族人表示诚致的感谢。
山东蒙古苏氏代表团,向大力支持的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陵管理局,成吉思汗研究所,以及市领导和鄂尔多斯日报社全体,内蒙古日报社高级记者巴拉吉尼玛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①鄂尔多斯成吉思汗研究所《成吉思汁陵简介》 ②1995年波少布先生:《鄄城蒙古苏氏考》


二OO三年四月三十日


来源:部落可汗



RadioFun 发表于 2020-10-20 06:24:29


市民戊戍戌 发表于 2022-1-24 09:08:26

:P

难得 发表于 2022-2-14 23:29:5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苏氏- - 蒙古族后裔